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E时代的麻烦:92%医师认为EMR干扰医患交流

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正在改变现代医学实践的面貌。对质量评价报告的日益强调、数据驱动的文书工作、以及及时的编码和记账要求均迫使全美的医疗机构积极采用最新的EMR技术。这些EMR系统对传统的患者-医师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使用了最新的EMR一年之后,一名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住院医师Roy E. Strowd 博士分享了他的经验,并对EMR对患者-医师交流的影响作出了个人的预测。该文发表在近期Neurology杂志Right Brain(感性一面)栏目上。在EMR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的今天,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启迪。

我还能记得第一次见到一名患者使用(新式电子病历)的情形。那可能是我实习期的最低潮时刻。手里拿着EMR系统中的顶级设备,我却感到患者却在千里之外。我可能还无法扔开那种立刻把电脑扔在一旁,直接和患者当面交流的念头。

这是一年前,笔者在一封电子邮件向同事诉说的话。那时笔者所在医院使用最新的EMR系统还没多久。笔者当时充满了希望和兴奋之情,希望新技术能如其设计初衷一样,改善效率,优化文书;仅仅认识到一项可能的问题。在这项新的强大的EMR技术花里胡哨的外表之下,笔者觉得和患者之间被割裂开了。

现在,在使用一年之后,笔者发现自己和EMR的问题依旧。笔者在这一年里掌握了很多这些系统大肆鼓吹的卖点:能就药物副作用生成一本患者宣教小册子、载入一份预置的信件并发送给相关医师、或是通过病人客户端发送或接收信息等等。笔者已经熟悉应用系统,并以之改进患者宣教、有效地和相关医师联系、以及及时回应患者反馈。但是,笔者还是体会到深深的疏离感。

作为E时代的一员,可能没有人会认为笔者会挣扎于此。笔者用iPad看最喜欢的电视剧,在社交媒体上和朋友们联系。笔者的iPhone不仅仅是电话,还是婴儿监控器、DVD放映机、24小时电子邮件服务器、菜谱生成器、家庭保安器等等。尽管现代技术在笔者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可是笔者还是觉得EMR阻碍了患者-医师之间的交流。

很久以前就有人认识到了现代技术对患者-医师关系的影响。先前对EMR相关影响的研究强调了助益和阻碍并存。一名7岁女孩将这种显而易见的疏离感画成了一幅画:当她微笑着坐在问诊桌前时,她的医师正狂热地对着电脑打字,医师的背对着她和其它所有人。

这种疏离感是明显存在的,但是原因却少有人知。可能包括检查室的人体工学设计、医师时间有限、文书工作要求的不断增多、或者是病历本身。

根据权威字典,病历是患者医疗信息的记录。可实际上,今天的EMR包含了多重目的:

1、文书工作:意味着记录医师和患者临床交流的全部细节;

2、记账:意味着记录费用,供保险公司或其它支付机构提供服务所用;

3、编码/医师给付/资源分配:意味着主管机构和其它单位通过其提供服务的细节和能力;

4、法律证明:意味着法律文件,以及患者医保账户的决定和交流。

对于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功能,通常会用一种思路解决。作为其核心,病历成为了一种交流手段,从一人到另一人、到保险公司、到健保系统、或者到法律机构。这些是不是已经妨碍了病历最重要的功能——医师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献报道结论驳杂。2000年代早期的研究提出了EMR广泛应用可能危及患者意见表达的担忧。长期以来以色列在EMR应用方面全球领先,该国的研究发现医师平均在电脑前花费23-55%的接诊时间。

这些研究发现,使用电脑对社会精神问题、移情作用、安慰患者和总体上的病人中心地位有着负相关作用;打字过程对患者-医师对话过程是显着的阻碍因素;高达92%的医师感到EMR干扰了患者-医师交流。

包括加拿大和美国在内的其它国家研究也报道了相似的发现。在美国一项针对初级健保机构门诊病人的研究中,医师花费40.6%的接诊时间浏览或使用电脑,其中大多时间内未与病人进行交流。这种异化患者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二代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开闸 行业将迎爆发期

  抗生素市场仍是主战场,中外药企都在忙什么

  医药行业增速放缓未必是一个危险信号

  利润下降、成本高 多重压力迫药店转型升级

  欧盟批准诺华Cosentyx,IL17抗体浴血奋战后

  GEN:2015年癌症研究与治疗四大趋势

  2015年6项重大医药政策趋势预判

  谁会是2015年医药兼并收购的香饽饽?

  中国健康服务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 医疗服务占

  健康服务业是美国的第一大产业

将在 2015 年大放异彩的药物

中药材产值保险试点现亏损 社会效益值得肯定

科文斯推出早期药物研发解决方案引爆CRO行业

2014年生物医药风投总额接近60亿美元

靠谱,影响2015医药市场就3项政策

医药行业报告:面临政策逆风 惟危中有机

2015中央政治局会议透露医疗反腐三个方向

高技术创新药解决国内药企药物研发难

为何印度有仿制版抗癌药“格列卫”

互联网医疗如何健康长大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