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别嘲笑移动医疗,传统医院经营模式也病入膏肓了

当下,一半以上的民营医院危机重重,公立医院发展正遇瓶颈,中国医院体系已经遇到“结构性”危机。所谓“结构性”危机,是说医疗机构盈利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都遇到了危机。但这恰恰是创业者的机会——需要突破这种“结构性”危机,打破结构,创造新的体系。我相信,所有创业者,机会在此。

中国医院体系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拿公立医院来说,医院的收入主要靠药品、检查和手术,由于定价比较低,医院必须靠“过度”医疗才能实现维持生计并盈利。取消药品加成后,“过度”的医学检查和手术情况就变得非常普遍了。因此公立医院盈利模式基本是薄利多销、做大蛋糕。在此模式下,公立医院也就无法以患者为中心,他们无心考虑患者感受和体验,国家推行的临床路径无法执行。加上总额预付普遍实施,国家控费力度越来越强,公立医院薄利多销、做大盘子的盈利模式遇到挑战,医院的应对方式是普遍提高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通过分解住院、增加返诊等多种途径做大收入,这已经是公立医院体系公开的秘密。后果是医生超负荷运转,医疗质量和安全下降,患者负担加重、对医疗服务心存不满。

所以,中国医改六年,医疗体系没有改变,公立医院以趋利为目的,医生首先代表医院,其次是药商业、器械商,永远站在患者对立面,这样的公立医院,全世界没有。在行政的垄断下,公立医院陈旧的结构似乎越来越牢固。

拿民营医院来说,我国大部分民营医院参照公立医院模式运行,同质化现象严重。那些依靠农合、医保生存的民营医院,在国家医保监管力度加强的情况下,利润率越来越低。公立医院变相疯狂扩张,也压缩了民营医院的市场空间。加上移动医疗让信息越来越透明,疾病谱变化,人才匮乏,管理混乱,缺乏系统运行能力,民营医院危机重重。据我们的调研和了解,60%中小民营医院面临经营困难。

在这个结构下,无论是医生集团还是移动医疗,这些新兴的市场元素都显得和实体医疗机构不兼容、格格不入,束手无策。体制外“医生集团”,尽管他们脱离了陈旧的医疗体制,但找不到可以快速成长的土壤,只能在夹缝中前行。体制内“医生集团”希望冲破旧体制,但又无可奈何、缺乏胆量,内心又不甘心,只能利用“碎片时间”创造价值。现实是,既然体制外医生集团生存都那么艰难,体制内医生集团就更难发挥作用了,哪个院长可以允许医生这么干?  从效果的角度看,通过多点执业也难满足医院的人才需求。比如,民营医院需要什么样的医生?根据我们了解,他们需要的是全职医生,多点执业的医生只是补充。通过多点执业开展诊疗行动,没有办法让“医生集团”价值最大化。旧体制对移动医疗的反抗更加明显,医疗移不动、外行不能管内行等观念盛行。而真相是,“移动+医疗”这样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就事论事的阶段。

从我对行业观察的体会看,中国医疗市场真正开始启动,必须满足:1、公立医院不再挂羊头卖狗肉;2、医生自由执业;3、国家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移动医疗则是改变医院体系结构性危机的关键。通过颠覆和创新现有的医疗服务组织结构,逐渐实现医院的去中心化,将来,大家不是围绕医院转,而是围绕服务转。

这里的市场想象空间巨大,是无法用教科书来做范式的,这也是聪明人实现idea的地方。但能确定颠覆首先是从价值观开始的。旧的医疗体系几乎把患者置医生对立面,扭曲了医生医疗行为,如果移动医疗公司能够坚定不移地站在患者角度,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患者提供医疗决策、分诊、慢病管理服务,引入商业医疗保险,相信必定会颠覆旧体制。

最后想表达一点,移动医疗行业虚火旺盛并能否认这个行业有可能产生的价值。如果移动医疗市场少一些花拳绣腿的广告营销和造势,多一些忍耐和寂寞,去踏踏实实寻找患者的痛点、寻找垂直服务机会、寻找差异化竞争,这个市场还是很美的。如果不能产生价值,市场该咋办就会咋办。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药分开后,药师去哪儿?

  全球外周动脉疾病治疗药物市场到2020年将达

  5年后,即时诊断的市场将达187亿美金!

  意外的毒药:传奇药股valeant让华尔街男神遭

  抗菌药医院市场回暖 头孢尼西三足鼎立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先规范医疗行为

  港大深圳医院VS北大深圳医院,谁才是医改样

  好医疗:热议之后的回归

  公立医院为何与第三方机构“勾结”?

  第一大院内移动医疗服务商的“医院+”平台,

中科院院士陈可冀:有人反对中医是因为不了

直陈痛点 国产医疗器械“三大难”

基于保险的移动医疗盈利模式,很危险?

移动医疗1.0时代或终结

15年回眸!畅销药的优先审评权重几何

险企扎堆布局“健康管理”面临盈利难

甲状腺病常用药蹊跷断货 药店坐地涨价网售平

政策驱动、险资助推大健康产业蕴藏巨大投资

廉价常用药为啥“一药难求”

商业健康险:强势玩家,势不可挡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