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目前我国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医改的核心就是破除“以药养医”!医疗控费、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是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个医疗改革具体措施,如降低药占比,加强对辅助用药的监管等等。
近日卫计委官网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一口气将1010个临床路径公布在中华医学会网站。一次性公布如此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该项措施对我国庞大的辅助用药市场是致命一击!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的通知》,一次性将1010个临床路径公布在中华医学会网站,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部分疾病还分为城市公立医院临床路径和县级医院的临床路径两个版本,更大程度上的考虑了临床路径的可行性。
虽然该通知发布的内容要点有四项,但是笔者认为其核心可以总结为一点:遏制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临床诊断路径一旦在各级医院开始严格执行,要提高医疗费用的使用效率,必定要削减药品费用支出。缩减医药费用,改变“以药养医”的机制也是国家医疗改革支持的方向。
而在我国药品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安全无效”的辅助用药。目前我国辅助用药的市场非常庞大,很多医院销售量排前十的大都是辅助用药。辅助用药占医院用药的比例有的甚至高达60%至70%。那么,在制定临床路径表单时,必定会加强辅助用药管理。卫计委一次性发布如此之多的临床路径,列入的辅助用药品种必定会大大增加。
辅助用药/监控药品清单频繁被开出
截止目前,网上关于辅助用药目录的清单主要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80个,一个说是217个,究竟哪个更为权威,笔者难以在此做出定论。但是,自201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区出台“辅助用药目录”或“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北京&安徽
北京是最早网传“辅助药目录”的省区市,网上流传目录列出的21个辅助用药品种,大多数为注射液,而且为临床使用量较大的“大品种”。这一流传虽然未被北京市医管局的官方认可,但安徽省却明确将这21个品种列入辅助用药目录进行监管。
河北
2015年12月,河北卫计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通知》。对使用量居于前列、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用药和抗肿瘤药、辅助用药等加强管理。排名前20位的药品进行专项点评,连续三个月超常规使用的,停止使用,年度内不得恢复。
云南
根据网上的传闻,云南省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目录共有122个品种。除了许多临床常用的维生素类注射剂和其他辅助用药外,有48个品种是属于中药注射剂,占了近40%的比例,其中不乏中药大品种,特别是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品种。
福建
福建省将特定限价谈判入围的药品列入省重点监控使用药品。福建省特定限价谈判采购药品共收列41个品规,32个产品,都是注射剂型的辅助用药。谈判规则可谓杀招连连,目标降价幅度根据产品的不同分为5%、15%、30%三个档次。从目前公布的内容看来,41个品规全都遭到淘汰。
四川
2016年,网上流传一份四川省根据省药品招标平台采购排序情况、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报告情况和临床实际所确定的首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其中包含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3大类25个品种。辅助用药类别有10个产品,都是注射剂型。
江西
2016年2月,江西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药械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用械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医院3月底确定本单院辅助药品目录,严格辅助药品采购的种类和规格、数量、金额及比例,使用情况监测预警,最大限度地降低辅助用药的数量和比例,严格控制使用功效广泛的“味精”药和万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