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仿制药全球增速超药品两倍 本土企业如何把握机会?

国内外制药业相互倾情的意愿越来越浓。

上周末,上海,中印、中澳、中欧等国际医药产业发展论坛轮番登场。如欧洲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Richard Torbett所言,这些年,欧洲各国财政压力大,政府公共财政的预算部分,教育和医疗占到很大比重,其中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易削减,而就医疗板块来看,医生收入降低容易影响临床服务。医疗板块要节省开支,将会大力降低药价或改用有品质的仿制药,这为中欧药企创造了合作机会。他表示,欧洲企业希望能与中方共同挖掘双边市场。

记者留意到,这两年,印度药品制造商协会也频繁往中国跑。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潘广成告诉记者,我国药品出口的情况在发生变化。印度首次跃居中国化学药出口国的首位,其次是美、德、荷兰与日本。前十位出口国有一半在欧洲,竞争越来越激烈,本土制剂企业需抓紧练功做大国际市场。

出口新空间  用Richard Torbett的话说,欧洲各国陷入创新成本与医疗成本控制的矛盾之中。我们认为,单纯控制成本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必须保持对先进技术的追求,用技术推动成本控制。接下来,仿制药在欧洲的使用会增加。

此外,中国每年向欧洲、印、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原料药,但制剂走出去的还很少,国外制剂进入中国也存在一些困难,彼此都想在对方的制剂市场更有作为。

基于此,本土制剂企业应不断提高原料药、制剂的出口水平和规模。潘广成建议,中国能生产的化学原料药约1500余种,产量达200万吨,以青霉素等为代表的20余种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均居世界首位。他汀类、普利类、沙坦类特色原料药成为新的出口优势产品。小剂量、高效价是今后原料药发展的方向。

同时潘广成坦言,2014年化学制剂出口额仅为29.4亿美元,同比增长8.4%;进口12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6%。这与中国制剂通过欧美日认证的企业超过50家,通过WHO认证的企业7家,近50个制剂品种获得美国ANDA文号的现实并不匹配。尽管中国化学药制剂对欧美高端市场出口实现增长,尤其是对美出口增长高达24%,对东盟、巴西等新兴市场出口的增长都在上扬,对非洲多国的出口增幅超过40%,但做大国际市场还有很多空间需要把握。

海正、上药、石药、华药等企业制剂出口表现出色,但出口量都没到足够大的程度。有专家认为,问题在于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及对仿制药的认知程度低,仿制药医学药学基础研究较弱。原辅料来源的选择、原料晶型控制、处方及工艺参数的筛选、试验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当前世界药品市场仅以年均4%5%在低速增长,而仿制药的年均增幅达11%。世界仿制药规模已从2007年的890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800亿美元。用于仿制药的原料药份额不断扩大,市场从2008年的45%上升至2014年的55%。中国制剂企业还有很多机会,关键是能否把握住。潘广成提醒道。

增厚产品力

记者了解到,部分企业只是希望通过国际认证提高产品信誉,促进国内产品的销售;有的企业赶时髦,缺乏研发能力,最终真正将自有产品销往国外并盈利的并不多。外资产品却想方设法进入中国。无论是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还是国际市场的国内化,如何谋求长远发展亟待破局。

当初,华海的奈韦拉平通过美国FDA认证,初期销售方面,还未真正落地美国市场,原因是现有的产品群难令美国公司侧目。与华海合作拉莫三嗪控释片项目的是全球前十大仿制药厂之一的美国Par药业,华海负责研发生产,Par负责销售。产品贴的品牌是Par药业,制造商注明是华海。做强自己、借力当地企业是我们制剂国际化的特点。华海(美国)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胡江滨博士指出。

要实现制剂出口,产品本土化是关键,卖点在于制剂的产品力。对此,中科院院士陈凯先指出,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中国制造2025》来了,医械产业新机遇

医疗器械招标采购贿赂重灾区 “防火墙”亟待

互联网进整合医疗是空中楼阁

仿制药扩容 中国原料药机遇更大?

原料药贸易十五年风雨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医药电商:强服务是突破途径

亚太最大医疗器械展:中外医疗器械厂商市场

互联网+重构医疗连接 或成最后一座金矿

脆弱的制药工业淘金经济模式

县级医院的盈利困境

BD 中国园 版图再扩张 本土化战略再升级

移动医疗处起步阶段 谈盈利为时尚早

医药分开 真的是药店的福音吗?也可能是走向

重磅新药高端医械迎“中国制造2025”商机

美国数字健康公司涌动IPO热潮 哪几家公司最

互联网医疗能否解决就医困境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