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9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监管力度,整治医疗卫生领域的不良风气。
全国“两会”刚刚闭幕,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会上,李克强总理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16年和近年来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2017年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监管力度,整治医疗卫生领域的不良风气。
在谈到严格规范公共资源配置交易时,他提出,要严格政府采购管理。针对社会反映比较多的政府采购中出现的价高质次、暗收回扣、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采购行为。加强政府采购的需求管理、履约验收、评审行为监督,强化采购人、采购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内控责任,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使采购的产品物美价廉、适配实用,促进政府采购规范、廉洁、高效。
他强调,要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不仅要防范和惩处骗取套取医保资金、养老金等行为,对医药卫生等领域拿红包、收回扣、搞商业贿赂现象,更要深入整治,特别要加大力度整顿药品流通秩序,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遏制药品流通环节腐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附原文:
一、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按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部署,紧密结合政府工作实际,坚持源头治理,突出限权管钱,狠抓督查问责,严格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一是深化改革转职能,有效压缩了寻租空间。
本届政府成立之初,国务院部门各类行政审批事项达1700多项,投资创业和群众办事门槛众多,审批过程手续繁、收费高、周期长、效率低,这不仅严重抑制市场活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还容易导致权力寻租、滋生腐败。4年来,我们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共取消和下放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618项,提前完成本届政府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323项,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434项、削减70%以上。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三次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数量累计减少90%。31个省(区、市)均已公布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在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开展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实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基础上,去年又全面实施“五证合一”,有的地方开展了“证照分离”试点,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对带动和支撑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力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同时,深入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国企、社会等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机制。这些改革举措,不仅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也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范寻租腐败风险。
二是加强法治促公开,保障了权力规范运行。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各级政府依法全面履职,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坚持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并举,筑牢法制“篱笆”,防范权力“越线”,4年来,国务院共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42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39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务院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到去年底已累计对995件国务院文件宣布失效。制定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实施细则,加大公开力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