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开出巨额罚单,山东潍坊顺通医药有限公司和潍坊市华新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由于控制复方利血平片的原料,强迫下游生产企业抬高投标价格,严重破坏了国家药品价格招投标制度。依据反垄断法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总计687.7万元和15.26万元。据悉,此案为首起垄断重罚案。国家发改委就此发布信息称,复方利血平片是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抗高血压药,全国目前有1000多万高血压患者长期依赖此药,而且主要是中低收入群体。受此影响,部分区域市场已出现复方利血平片断供数月的情况,千万高血压患者“一药难求”。
经典老药“断供”为哪般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是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人民医疗水平,对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基药制度的逐步推进,一些潜在的问题也相继浮现,如品牌基药在各地招标过程中不断折戟,更有不少退市的消息常见报端,如何保障基药供应仍面临大考。在现行的招标模式下,很多企业只会选择毛利率高、产能占用较少的产品生产,而按照高标准生产的品牌基药,成本相对偏高,反而小企业占了成本优势。专家认为,廉价基药的定价需要更多地体现药物经济学的价值。
复方利血平片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07个品种之一,属于抗高血压类药物,于上世纪60年代投放市场,因价格低,疗效明显而深受患者青睐,特别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很经济实惠。作为一个治疗高血压的经典老药,复方利血平片被不法分子“瞄上”进行非法操控牟取暴利并非偶然。首先,复方利血平片的主要原料盐酸异丙嗪生产批文较少,在国内只有4张批文,并且只有两家企业正常生产,容易被垄断;其次,复方利血平片畅销四十多年,是治疗高血压的经典老药,国内上千万高血压患者长期依赖此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此外,生产厂家市场较集中,前四位生产企业占据75%以上的市场。
因原料药断供,多家复方利血平片生产企业不得不在2011年7月全面停产,仅靠库存向医疗机构维持供货,而这也造成了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一些基层医院甚至已经“断货”。而且由于抗高血压药的特性,消费者一旦用药后,是不能停药的。这种控制货源后垄断市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是对国家基药招标制度的公然挑衅。
保障基药供应刻不容缓
盐酸异丙嗪原料断供始于2011年6月份,经国家发改委调查核实后,短短数月内就对山东两家垄断原料药的企业作出相应处罚,在市场上还未大面积出现复方利血平片“断货”的情况下相关厂家迅速恢复生产,保障基本药物供应,刻不容缓。
作为国内最早生产复方利血平片的厂家之一,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在此次原料药断供事件中深受影响,常药牌复方利血平片在市场上占据很大的份额,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以及众多忠实用户。据悉,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是我国首批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十家定点生产企业之一,专注于心脑血管药物的研发生产,享有“中国心脑血管药物专家工厂”的盛誉。公司的复方利血平片、卡托普利片、怡那林(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复方硫酸双肼屈嗪片(常绛)、开富特(复方卡托普利片)等高血压疾病用药在国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据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健透露,盐酸异丙嗪原料被山东两家商业公司控制以后,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等5家复方利血平的主要生产企业无法从原渠道买到原料盐酸异丙嗪。而山东两家商业公司和5家企业多次协商,表示可以提供复方利血平的原料,但是5家企业必须按他们确定的价格销售和招标,并且每瓶药要分成1元的利润。按照山东这两家企业的设想,他们将复方利血平片的生产企业从原来的20多家控制到5~6家,并为各企业划分地域市场。企业按照他们的要求到指定的区域投标,抬高价格,然后他们从每瓶中提取1元钱作为回报。由于5家企业没有接受山东两家商业企业的要求,山东两家商业企业把盐酸异丙嗪的销售价格从原来的每公斤178元一下子大幅提高到每公斤2600元,提价幅度达到14.6倍,也使得5家企业的复方利血平片的直接生产成本大幅增加9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