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中药/API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国崛起驱动生物制药投资热

大批生物技术公司涌入中国,是因为受到了中国在2011年提出的五年计划激励。中国政府提出在这个五年计划中将投入308亿美元,并着力发展生物产业,并且生物产业在2011年到2015年将生产出一百万个工作岗位。

阿斯利康表示,中国政府致力于提高卫生保健水平是推动生物制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2005年左右,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投资团队Fidelity生物科技看到几股势力在中国汇聚,使该国的新兴生物技术产业变的十分诱人。

中国政府已敲定生物技术作为国家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并开始划拨数百万美元建立庞大的研究园和制造工厂。与此同时,该国迅速发展的医疗体系需要为其13亿人口——一个巨大的尚未开发,急需生物技术的市场找到尖端的治疗方法,Fidelity生物科技总经理Stephen   Knight说。

“我们相信,如果你开发出高质量的药品而且价格合适,那么在中国市场,这将是一个机会。”Knight说。

在搜寻合适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进行投资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找到符合西方质量标准的合作伙伴,Fidelity的伙伴们决定从头开始创建一个。因此,在2011年他们成立了Innovent生物,这个公司研究单克隆抗体,然后在中国进行开发和制造。去年1120日,Innovent宣布,在B轮融资中募集了250亿美元,其中包括礼来子公司礼来亚洲投资的贡献。Innovent新一轮的资金将被用于打造公司在苏州新工业园区的厂区。

Innovent强调了全球生物市场中的一个重要趋势。西方的制药公司和投资者想在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中获利。在过去的一年中,有几家公司加倍努力在中国结成合作伙伴,对生物技术药物展开研发,制造直至最终的营销,包括多家跨国巨头,如辉瑞和阿斯利康,以及一些生物创业公司,CRO,如Quintiles(昆泰)。它们的兴趣范围广泛,从生物仿制药开发到联手当地的科学人才开发全新的药物分子。

Fidelity公司的Knight说:“以上全部都是Innovent公司所追求的。通俗点说,就是我们追求高品质的药物。”他说,“中国长远看起来更像西方。我的意思是这里有循证医学,重视质量,基于强有力的临床试验数据和终末点的监管”。该公司目前有三个在研的生物技术药物,包括一个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CD20抗体。

Knight说:“我们希望合作伙伴带来额外的资金,但更重要的是知识和知识产权。礼来公司在生物制剂领域是一个主要的动力源。”

追求创新

直到目前,中国制药行业的历史模仿多于创新。增长的主要动力一直是“传统中药或仿制药”,位于圣迭戈的Biocom咨询中国公司总经理David   Jiang说“对于西方最好的创新药物,仍有巨大的尚未满足的需求。”

根据位于伦敦的Scrip情报研究公司的报告,在中国,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约40%来自仿制药。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生物制品在中国的市场一直在以超过25%的速度增长,但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总额仅为每年15亿美元。该情报公司分析在中国2007年到2011年间,外国公司涉足的62个交易中,大多数是产品许可,合资企业或战略联盟。

毫无疑问,大部分公司涌入中国,受到了中国在2011提出的五年计划的激励。中国政府提出在这个五年计划中将投入308亿美元,并着力发展生物产业,并且生物产业在2011年到2015年将生产出一百万个工作岗位。

中国的目前在生物产业的行动是改善医疗系统这一更宏大战略的一部分。五年计划包括达到特定的卫生成果,如增加一年人口平均寿命和降低婴儿死亡率。

阿斯利康表示,中国政府致力于提高卫生保健水平是推动生物制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阿斯利康在中国拥有5000名员工,在生产制造,市场和销售,仍然主要集中在非生物技术药物。

但阿斯利康的一位女发言人也表示,该公司正提高其在生物技术的份额以应对强劲的增长节奏。她说,增长的机会是由以下一些因素带领:不断增加的财富,更长的人均寿命,以及不断增长的慢性病患病率。例如,在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到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12年医疗技术研发投入Top10公司

  药店多元化受限 30%面积线卡紧生存空间

  淀粉卖出“黄金价” 中药材领域造假利润惊人

  降价步伐逼近 新基药目录中成药降价或提前

  2012年美国常见疾病用药费用支出首次出现下

  药物经济学研究助推中药产业发展

  把握行业爆发机遇 攻占高值器械市场

  2012年中药饮片出口下滑态势基本控制

  国外大量仿制中医药:如何走出保密困境

  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应“拉推并重”

道地药材不地道 原料需国家扶持

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感染性疾病在中国泛滥

医药科技产业:从仿制到创新 路有多长

中药在泰国市场前景广阔

药价“忽冷忽热”折射医药监管乏力

俄罗斯食品添加剂市场潜力释放

两月三起资本市场退市 中资医药股离美返国之

H7N9防控日紧 POCT产业挟势而动

印度仿制药“正名” 运作模式可供中国借鉴

吃药行情再现市场 抗癌概念股昨逆势大涨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中药/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