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8日,海南省卫生厅公布了《2012年度海南省医疗机构药品(非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公告》。新年伊始,在湖北省非基本药物招标进行得轰轰烈烈之际,海南省非基本药物招标大幕悄然拉开。
“海南省非基本药物招标呈现出诸多亮点,如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得到了较好落实。从目前已开展非基本药物招标的省份来看,可以预计,2013年非基本药物招标形势将趋缓和,大企业优势明显。”广发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张其立指出。
招标方案改良
事实上,海南省卫生厅于2011年9月就公布了《2012年海南省医疗机构药品(非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一位企业人士表示,海南省非基本药物招标没有沿用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标的“双信封制”,在原有传统大招标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改良。
张其立也指出,较之海南省2009年药品招标方案,此次非基本药物招标方案实施中“大企业中标可能性更大”。
根据《方案》,海南将参加本次投标的药品分为4个质量类型,每一质量类型单独设定竞价分组,按不同质量类型分别评审。第一类型是保护期内化合物专利药品和原研制;第二类型包含监测期内一类新药、保护期内组合物专利药品、天然物提取物专利药品、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专利药品、单独定价以及优质优价药品;第三类型是国家质量标准起草企业的药品、过保护期专利药品、进口药品和获得欧美认证的国产药品;第四类型为制备方法专利药品、新修订GMP药品、其它普通GMP药品。
“质量层次划分方面,欧美认证药品不与小企业生产的药品竞争,这有助于通过欧盟cGMP认证和美国FDA认证的国内上市公司维护招标价格。”张其立分析认为,以恒瑞医药的抗肿瘤药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为例,其主要市场为医院处方药市场,且销售额很大,因已通过欧美认证,所以“未来招标价格将较为稳定”。
在中标规则方面,2012年方案采用综合评审,参考企业规模、销售金额等,而2009年招标方案仅仅考虑价格因素,最多可以有8家企业中标。根据《方案》,2012年海南省非基本药物招标依据质量类型、销售金额、行业排名、质量可靠性、供货情况、报价情况等相关指标,实行百分制评审。其中药品质量占52分,供货及服务情况占8分,价格占40分。客观指标占85分,主观指标占15分。不难看出,在评分标准中,质量因素占据主要权重。
根据《方案》,较之2009年,此次海南省非基本药物中标数量将有所下降,但没有出现单一货源承诺。《方案》规定,投标药品数量低(等)于5个,中标产品数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