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各国政策监管脱节 原料药标准全球化仍需努力

中国的原料药经常受到外国药企的诟病,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世界原料药供应的主渠道,全世界大约有40%的原料药来自于中国。WHO药品质量和安全协调员Lembit     Rgo也承认这一点,但他表示,这一问题背后还有比较复杂的原因。

他说,像印度一样,其实中国既有一些公司生产质量较差或者质量不稳定的原料药,但也有向跨国制药公司供应高质量原料药的生产厂家。

Rgo还呼吁规范的制药公司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有效抵制那些质量较差的原料药。因为只要客户对次标准的原料药有需求,这些产品就会被用于生产和销售。

他说:“我们不会去劝告制药公司不要从中国等地采购原料药,因为如果找不到可替代的采购渠道,这将有可能对许多救命药物的可获得性产生破坏性结果。我们所要采取的积极态度,就是要对原料药标准提出建议,以及指出如何落实和执行这些标准的建设性意见。这与原料药的生产国和从国外采购原料药的进口国都有关系,并不是专门指向中国。”

标准还是次标准

Rgo指出,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在政策监管上存在脱节。市场上之所以有次标准原料药出现,主要是因为对原料药质量缺乏统一的全球性标准,此外,在加入WHO194个成员国中,大多数国家要么对原料药缺乏监管执法,要么就是监管乏力。

Rgo解释说:“我们还必须思考何为‘次标准’?在一个司法管辖区域内被认为次标准的原料药,也许在另外一个司法管辖区域并不一定是次标准了。”在一些国家,原料药生产企业不被要求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而在一些国家,监管部门不会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或者缺乏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的能力。由此,一些国家的监管部门就会批准一些含有“较低质量”原料药的制剂上市。

局面正改变

然而,尽管行业全景也许较为黯淡,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各国监管机构正逐步对原料药的质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作为正在开展工作的一个例子,Rgo提到了欧盟出台的62号新指令,这些规定要求,如果厂商供应的原料药是用于在欧洲市场销售的药品之中的,供应国的监管机构要确保生产厂家满足GMP标准要求。

WHO还与世界各地的各个监管机构合作,对用于HIV/艾滋病、疟疾、肺结核和生殖健康药物的原料药制定了资格预审计划。Rgo认为,此举将对原料药的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他说:“这些药物有许多是由分布在众多国家的小型仿制药公司生产的,它们没有能力对原料药采购渠道进行评估,再加上它们所在国的国家监管体系薄弱,可以预计,如果高质量的原料药采购渠道通过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网上药店竞争火药味渐起 谁能笑到最后?

  仿制药博弈升级“第三世界药房”路在何方

  中美医改面面观 “中国路”彰显体制优势

  印度制药业:供应与外包 中印争食上游

  新一轮药品调价“靴子”落地 药品流通改革有

  新医改降药价倒逼药企转型升级

  发改委再调药品价格 罗氏等外资药企首当其冲

  中药材“掺伪掺劣”层出不穷 缺乏规划化评判

  多个疫苗新产品面世 “中国军团”酝酿爆发

  跨国药企接连在华成立合资公司 深耕中国市场

滥用硫磺熏蒸中药材如何治理

OTC广告或被禁 上百亿蛋糕告急

药企抢滩医疗服务市场 火速从医掌控行业终端

国内制药企业并购3.0时代当以技术抢滩

慢热型生物医药产业的“钱殇”

2011年药品注册审批 创新药成亮点

医药工业重组暗流涌动 龙头企业摩拳擦掌

34载医改路 27招行政松绑仍不着要害?

原料药企转型三重门:方向、市场与渠道、产

高端医疗器械成行业增长领头羊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