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来自药交所方面昨日透露的信息显示,非基本药物的竞价已经箭在弦上。“原则上所有要进入医院的药品都要通过我们的交易平台。目前,广东药品阳光采购平台的基本药物采购工作已经停止,接下来非基本药物和医保药物的交易也将进入我们的平台。”前述药交所市场部副总经理如是说。据该位副总经理介绍,在国家刚刚出台的低价药目录中的药品未来也将通过药交所平台进入医院,但具体以何种方式进入,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外资未弃广东基药市场
至于外界普遍担心的外资药企抛弃广东基药市场的问题,从201404的竞价结果来看,则并未出现。
南都记者注意到,虽然成功入围的外资药不多,但施贵宝、强生、礼来、大冢、百特、诺和诺德等跨国药企还在坚守,试图在价格大战中保留自身的市场份额。从是次竞价的结果来看,这些跨国药企的品种相对于他们此前在外省的中标价已经有所让步。
以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的酚咖-片剂-对乙酰氨基酚500mg;咖啡因65m g为例,其单片竞价仅为0 .5777元。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的氯化钾-注射液-10ml:1.5g,也仅为1.448元。
而在此前,包括中国外商投资协会药品研制与开发委员会(RDPAC)在内的机构都曾担心,处于价格竞争中的外资原研药将在广东的基本药物竞价中丧失优势。
独家品种将进一步严控
来自广东省省内会议的情况显示,广东药交所的改革还在继续。
“要对独家品种研究降价的治本办法”这是业内目前盛传的广东省领导对药交所工作的新要求。
而这一要求的背景则是,广东基本药物首轮竞价中,独家品种的整体价格降幅仅为0 .6%,而众所周知,广东首轮竞价平均降幅近10%,一些品种的降幅更是超出30%.
“因为独家没有竞争厂家,所以价格几乎没发生改变。”这是广东医药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此前作出的解释。
但来自广东省卫计委官网的新近一则通知已显示,广东将要求医疗机构严控独家品种数量申报采购需求。
据悉,依照通知要求,广东省内公立医院在规定时间内申报采购需求,应尽可能选择合理、常用的剂型和规格,并严格控制独家品种(包括独家剂型、规格)的数量。而针对医疗机构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广东省卫计委将进行考核。
而依照这一精神,有接近省卫生厅的人士已经公开表示,未来广东公立医院采购临床必需的独家品种时将受到采购总量控制,不能超过总量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