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改政策东风吹 下一站医疗器械

骨科内固定器断裂、白内障摘除后植入的人工晶体用后出现浑浊……长期以来,国内医疗器械内伤不止,频频出现不良事故。各级医院、检验机构纷纷选购进口设备,患者也对国内产品充满了质疑,更愿意花多点钱选择进口设备的检验项目。技术短板、行业标准缺失,医疗器械市场饱受信任危机。

  随着国家出台针对医疗器械的利好政策,数以万计的国内医疗器械生产厂家蓄势以待。

  医疗器械行业外资公司的盛宴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规模达到3000亿元,拥有相关生产企业14000多家,经销商4000多家,年产值增速超过20%。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光鲜的数据背后,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整体不振。据悉,在这块市值3000亿元的大蛋糕中,国产品牌占比三成总有。而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国产品牌更是不足4%。

  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检验机构金域检验董事长梁耀铭曾指出,先进的医疗检验设备是独立医学实验室的生存武器。由于现阶段国内产品的技术力量还与国外一流技术存在一定差距,金域检验的设备基本以进口产品为主。

  “进口的设备技术成熟,口碑好,大家用得放心。”梁耀铭坦言,医学检验不同于其他服务,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保质才是硬道理。

  其实,金域检验对于进口设备的采购倾向,正是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缩影。

  与许多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一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众多,但总体规模小、同质化竞争严重。“中高端市场主要被跨国公司占据,进口产品仍以高端为主,出口则以中低端为主。”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化药与医疗器械处处长华玉涛曾对外指出。

  资料显示,国内近七成的高端医疗市场比发达国家瓜分,核磁、MR、CT等医疗设备市场主要集中在GE、西门子、飞利浦等外资公司手中,医用电子产品领域,90%的心电图机、80%的中高档监护仪、90%的高档多道生理记录仪以及睡眠图仪均被外国品牌占领。美敦力、佳能、锐珂等众多品牌也纷纷制定了对中国市场的详尽计划,国产品牌一直游离在按摩器具、血压仪等低端附加值种类上。

  医改政策东风吹   下一站:医疗器械

  “与进口产品相比,国产品牌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随着今年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出台,国家敞开民营资本、发展基层医疗,我们也在尝试使用低成本的国产设备。如果品质过硬,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梁耀铭表示。

  记者了解到,新医改明确提出,国家将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未来几年,二三线的县城、乡镇的基层医疗机构将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重中之重,包括中西部等经济落后地区也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SFDA将从七个方面推进新版GMP认证

  康泰克等6类含麻黄碱药品限售:可制造冰毒

  中国医改:走向平衡系统的医保改革

  国家药物政策完善工作提上日程

  对假冒药品零容忍 八省药监联防协作重拳打击

  印度医改未必惠及穷人

  广东建立1型糖尿病患者登记制度

  医保总额控费制度预计两年内将推开

  中央政治局:明年经济稳中求进 深化医改

  卫生部党组书记谈医改热点问题

中国将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收费 以弥补成本、不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建议:优化评价流程 节约时

新医改“医药分开”政策的细节考量

2012年度医药行业政策盘点

SFDA:推动新版GMP认证和鼓励药物创新两手抓

新版GSP观察:促药店“强身健体”

2012医改成果惠及百姓

2012年度影响我国医药行业十大政策

抗菌药管理办法推动临床分工向专业化发展

李克强:医改目标是让人民群众普惠改革红利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