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医疗改革资本论坛盛大开幕
贵阳2014年6月30日电 /美通社/ -- 2014年被称为改革元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其疑难杂症的解决之道备受社会各方重视。
去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助力社会资本参与医改盛宴试图涉入医改“深水区”,但围绕公立医院改制出路何在?混合所有制医院能走多远?民营医院盼望的改革方向又包括什么等问题的答案仍然不够明朗。
6月27日,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协办的“2014年中国(贵阳)医疗改革资本论坛”在贵阳盛大召开,集思广益以摸清改革方向、了解产业前景。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副司长宋葛龙,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静,贵州省推动医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龙超亚,贵州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处副处长龙晓军,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九鼎资本合伙人吴清功,贵阳医学院副院长,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王小林,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观福,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怀略,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执行秘书长尹立志,以及50余名医疗医药企业高管,30余人公私募机构投资者高管,20余名券商、基金的医疗行业分析师出席了此次论坛。
医改成重头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部署了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7个方面的任务,其中医疗卫生改革也是其中的一大重头戏。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副司长宋葛龙表示,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比如有关“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便屡被提及,提出了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废止以药养医等具体目标。
宋葛龙在致辞中表示,社会资本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能够自下而上,通过市场的作用令一些好的企业脱颖而出,发挥其典范效应引发其他企业家共同追逐,上下共同合力推进社会办医,进而推动医改。
在论坛开幕式上,贵州省副省长何力也致辞表示,当前贵州正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新医药产业被放在重要战略上推进,同时,还计划发展包括大健康、医疗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他还邀请与会嘉宾积极参与贵州深化改革,共同推进这一进程。
贵州是一个中药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现在动物药有4802种,植物的4100多种,矿物类300多种。其中,贵州苗药为四大民族药之一,据贵州省推动医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龙超亚介绍,2013年贵州苗药产值达150亿,高于其他三个民族药产值之和。
“目前贵州在医药资源上有一定优势,但资源与产值远远不匹配。”龙超亚说,贵州政府计划未来对市场上一百多家药企进行整合,最终形成50—80个的规模化企业。
在贵阳医学院副院长王小林看来,结合国务院国发2012年2号文件精神,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立和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贵州要达到该标准差距还比较大。
对于接下来贵州医药产业要如何布局,龙超亚介绍说,“目前贵州在民族药方面在全国拥有比较好的影响力,今后会继续加大对苗药的发展,同时还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化学医药,使贵州新医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社会办医尚存“玻璃门”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去年以来,国家卫计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的推动政策,同时,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四川等20多个省份也相继出台了地方相关的配套鼓励政策,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社会办医在政策层面的春天已经来临。
“2009年的医改方案中包含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内容,随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