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财政部税政司负责人徐国乔、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王平出席发布会。
01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癌症用药保障力度加大
在回答记者提问之前,李斌首先作了发言介绍。
他说,癌症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经济负担,也是当前社会重大民生“痛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癌症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强癌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用药保障的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做好癌症筛查、临床治疗和药品供应等相应工作。下面我重点从三个方面介绍有关情况:
一是强化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建立了肿瘤登记年报制度,目前全国建有肿瘤登记处574个,覆盖4.38亿人口,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我国癌症发病、死亡、生存状况及发展趋势。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开展了农村高发地区、淮河流域、部分城市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以及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项目地区癌症早诊率超过80%,治疗率达到90%,筛查人群的癌症死亡率降低46%,早期病例诊疗费用较中晚期节省近70%。
二是建立健全癌症诊疗体系。开展了国家癌症中心、区域癌症诊疗中心和肿瘤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以肿瘤医院、综合医院肿瘤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为主体的癌症诊疗和康复体系初步形成。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并及时更新相关诊疗指南、技术规范和临床路径,加大相关专科医师、技师培养力度,癌症诊疗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日臻完善,肿瘤诊疗质量得到有效监控。持续优化肿瘤诊疗模式,推动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临床应用,注重发挥中医药作用。
三是加大癌症防治用药保障力度。将临床急需的12种抗肿瘤新药纳入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针对抗癌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明确谈判药品费用不纳入总额控制范围,要求医疗机构不得以费用总额控制、“药占比”和医疗机构基本用药目录等为由影响谈判药品的供应和合理用药需求。努力保障抗癌药物不断供,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赫赛汀供应紧张问题。建立了全国短缺药品信息直报系统,印发了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的要求。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802家三级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采购了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其中采购4种以上的医院达到259家,努力满足癌症患者的用药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采取综合措施持续加强癌症防治工作,切实降低癌症死亡率,更好满足人们群众健康需求。癌症防治事关亿万群众福祉,社会关注度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共同参与,在此,我们也非常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能充分宣传癌症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早期筛查的意识和防癌抗癌的主动性,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
在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关于“下一步,我国在癌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方面有什么举措?”的提问时,李斌表示,癌症致病因素复杂,防治难度大,给家庭、个人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内外的经验表明,采取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治疗等防治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的效果。我国在癌症防治方面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积极推进早诊早治,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重点从以下四方面来加强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工作:
第一,健全肿瘤登记报告制度。推进实现肿瘤登记工作在全国所有县区全覆盖,搭建国家癌症大数据平台,建成覆盖全国的癌症病例登记系统,推动与相关监测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利用,及时掌握我国癌症发病动态,有针对性开展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