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的概念在国内已经火了一阵子,但是在医疗行业内却默默无闻,我们不妨来看看国外的医疗众筹怎么玩儿。
对于国内的消费者和投资人来说,众筹这个概念已经不再陌生。然而,各类众筹项目玩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却很少听说有涉及到医疗核心领域的项目众筹成功的案例。难道,这种目前看来比较“小清新”的融资项目,真的不适合医疗行业吗?
“人间四美”与众筹
古人以“人间四美”来形容人在一生中最春风得意和最开心的时刻。而天使街投资总监林方却用“四美”来比喻众筹的四种类型。
一美:久旱逢甘雨——捐赠式众筹。捐赠式众筹不求回报,往往被作为公益类项目的众筹方式。对于急需帮助的人来说,捐赠式众筹恰好就是“久旱逢甘雨”。
二美:他乡遇故知——产品式众筹。产品销售,卖的不仅是商品还有理念。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想消费者所想更是产品设计的宗旨。遇到一款能让自己心动,愿意为它投资的产品,正像是那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三美:洞房花烛夜——债权式众筹。双方发生债权转让关系,达成一个协议,这种形式就像结婚一样。
四美:金榜提名时——股权式众筹。众筹最终是一种融资通道,交换的是企业股份。最终怎么样能够让企业股份实现利益最大化?就是上市。投资的公司上市,投资人的利益也得以最大化。而上市,就像是“金榜题名”。
用四美来比喻众筹的四种模式虽然恰当,但是想要成人之美却没那么容易。虽然从2013年开始国内各种众筹平台逐步走入公众的视野,但是却没有成功的医疗众筹平台出现。即便是相对来说与医疗健康联系比较密切的产品众筹项目,也多是在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监测等医疗的“边缘”地带徘徊。
在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医疗众筹平台和项目,也许会帮助国内的投资者们拓展思路。
产品类:他们众筹是因为真的缺钱
目前在国内,非股权类的众筹平台很多都已经成为一个产品预售和推广营销的平台。这一类的众筹已经脱离了最初的众筹概念,可以被称为“预售+团购”式众筹。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了,众筹的目的只是为了预售和通过众筹平台较高的浏览量达到品牌宣传的作用。
而在国际上,产品类的众筹往往是在一些新兴的领域,产品还只有一个雏形。通过众筹得到的资金,团队可以把产品生产出来,实现量产。
在目前全球最大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一个成功的众筹案例就是Radiate Athletics的体温感应T恤。这款参考了NASA技术研发的T恤可以清晰地反映在运动时各个不同身体部位的体温,方便运动员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
从2013年3月14日发起众筹开始,到目前为止该产品已经募集了579599美金。Kickstarter平台上一直更新该产品的状态,更新信息一直延续到2015年8月。
不过从这些众筹平台上产品的资金筹集结果可以看到,可能这些众筹平台的用户挑剔程度不亚于天使投资人,一些并不像体温感应T恤这么吸引眼球的项目只能半路夭折。
自救众筹:将众筹延伸到医学科研项目
在Consano众筹平台的首页,可以看到一行醒目的字:直接资助和你有关的医疗研究。
与其它的众筹平台不同,Consano更加专注于医学研究。平台的创始人Molly Lindquist自己患有乳腺癌,她在生病期间萌生了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形式直接资助乳腺癌致病基因的研究。
Consano作为一个非盈利机构,它所创建的众筹平台目的是将个体和研究机构直接联系在一起。让以往由政府和大公司资助的研究项目可以从与这个疾病相关的个体方面直接获得支持。
在Consano的首页可以看到一些经过挑选的研究项目,众筹的目标从20万美金到几万美金不等。这些被选中的研究项目包括“非吸烟者肺癌的的个体化治疗”,以及“可迅速实施的慢性白血病治疗新方案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