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保跨省结算需跨越三道槛 3年将覆盖3亿人

国家卫计委21日公布的调查显示,看过病的受访流动人口中,七成以上未报销过医药费。随着我国进入全民医保时代和人员流动的频繁,异地就医的有“保”难“报”现象日益突显。

近日,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2部委明确,先期在15个省份100个地市开展跨省医保费用即时结算试点,服务城乡居民超3亿人。这一目标令人振奋,它意味着医保“全国有序漫游”将迈出实质性步伐;然而要顺利抵达目标,其间仍有重重关卡。

3年将覆盖3亿人

退休后住在济南的王大妈,医保关系在新疆。每看一次病都需个人先垫付费用,再把单据送回去,经常要等上一两年才能报出来。

截至2013年底,全国26个省份建立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其中10个实现了省内即时结算。但是跨省即时结算仅是部分地区间点对点的探索,当前跨省主要是回原参保地报销,“跑腿”和“垫资”成最突出问题。

济南市社保局城镇职工医保处处长殷晓梅说,应尽快实现医保全国联网结算,既能方便参保人,也能防止异地就医可能导致的骗保行为。

“国家首先建立跨省结算平台,抓到了医保跨省的本质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全国大概有2000多个医保基金统筹单位,统筹层次较低意味着信息难以共享,跨地区的即时结算也就不可能。

人社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3年内将分成研发、试点和扩面阶段,第一年推进试点省份省级平台建设,同时启动中央平台的研发;第二年扩大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试点,启用中央平台;第三年力争完善两级平台并抓好试点成果推广。

国家卫计委基层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目前已开展与北京、内蒙古等9个省级平台的试点联通,为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奠定基矗

100个城市将入围试点

人社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跨地区就医人数共510万人,医疗费665亿元。人社部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尽管这相对参保总数来说不是很大,但它涉及治病救人,因此备受关注。”

究竟哪些地区能先期享受跨省即时报销的实惠?试点应如何选择?对此,人社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省份做试点,优先选择省内有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的、且有跨地报销需求的地方作为试点。他还透露,近期人社部将与相关部委下发文件,组织开展试点申报工作。

“试点首先应该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代表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要有所选择。”郑秉文则指出,因为这三个地区流动人口分布的差距很大,东部是人口流入地,西部和中部是流出地,这意味着异地结算的方向不一样。

北京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张秀兰表示,跨省医疗除了外出务工外,还有地理位置相邻以及重病转诊等情况,因此试点既要选择人口输入和输出地,也要选择地理边界相关的省份。

此外,专家还提出,当下,一些农民工存在重复参保问题,既参加新农合,又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如何跨制度进行异地报销结算,也是一个应该关注的问题。

结算平台先“突围”

3年覆盖3亿人,这样的目标振奋人心,但难度不校”江苏人社厅副巡视员胡大洋直言,老百姓深感跨地报销的“痛苦”,缘于医保政策、制度等诸多方面的“不通”:报销政策不通,信息系统不通,社保卡对医保不通,经办流程标准不通,城乡医保不通……

建立结算平台是重要前提,此外,医保跨使需要跨越以下三道槛:

一是医保政策“各行其是”,难以对接。各地保障水平、缴费水平都不统一,医保药品、诊疗、服务设施等目录编码不统一,“这是阻碍医保联动的主要障碍。”辽宁省人社厅医保处处长刘洪涛说,如何建立统一标准规范,需要统筹考虑统一施策。

二是异地就医难以监管和控制费用。据测算,异地就医一个人平均费用和本地比要增加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生长激素市场上演“三国杀”

  网上药店被指实为卖健康产品:OTC药只占10%

  10个上亿美元级医药投资案例

  首仿火热竞技 配套鼓励逐渐完善

  生物医药前景向好 合资或成未来发展方向

  生物医药遭遇钱荒 资金短缺成最大制约

  中药老传统遇上了新“硫”量

  仿制药市场 “攘外安内”的原则贯穿始终

  2014年医药板:整体机会不及上年

  医药并购:吃进最大资金流十个标的

廉价药品供应模式变革 龙头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医药生物:2014年掘金医疗服务投资机会

2014年药材市场感叹

优化药品生命周期的四大策略

医保基金资本化运营迫在眉睫

医药行业乌云散去 三大主线奠定投资价值

欧盟提高药品进口门槛 中国药企恐遭冲击

2013医院用药市场十大重磅处方药

大病保险6月底将全面试点 资金扛得住吗

生物科技或成2014年最具前景的投资产业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