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盘点中国医疗器械海外并购十大案例

2012年下半年开始,医疗器械行业不断传出并购及被并购的声音,医疗器械企业在境内及境外的并购潮此起彼伏。仅2013年上半年即发生了3起大额并购,并购金额也屡创新高,大手笔的资金规模非常少见,无独有偶,这几起并购均是由国内医疗器械相关企业发起的海外并购,这也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向国内外市场传递着:本土企业正在加快海外并购,力图国际化、多元化的强烈的信号。

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21.3%。行业发展空间广阔的同时,竞争也更加激烈。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医疗器械行业不断传出并购及被并购的声音,医疗器械企业在境内及境外的并购潮此起彼伏。仅2013年上半年即发生了3起大额并购,并购金额也屡创新高,大手笔的资金规模非常少见,无独有偶,这三起并购均是由国内医疗器械相关企业发起的海外并购,这也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向国内外市场传递着:本土企业正在加快海外并购,力图国际化、多元化的强烈的信号。

结合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海外并购情况,医疗器械创新网做了整体盘点,以了解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海外并购的不同路径选择以及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和机会。

1、迈瑞医疗收购美国Datascope 公司

20085月,迈瑞以2.0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Datascope公司(NASDAQDSCP)生命信息监护业务。这项交易被称为“医疗器械行业的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案”。

Datascope公司在美国监护仪市场仅次于GE、飞利浦等巨头,其监护业务的主要收入来自北美、欧洲市场,在美国和欧洲拥有强大的销售平台和服务网络,这次收购完成后,迈瑞成为该领域全球第三大品牌。并购之后,迈瑞完成了Datascope部分产品的升级替换,Datascope也帮助迈瑞打开了在美国的直销渠道。在Datascope的渠道上,迈瑞不仅可以销售监护仪,还可以销售超声等其他产品。

2、纳通医疗集团收购芬兰Inion公司

201012月,纳通医疗集团将芬兰Inion公司全资并购为子公司。

芬兰Inion公司创建于1999年,于2003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Inion公司是著名医用可吸收材料和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一直致力于研发尖端生物可降解材料,拥有多项国际专利,目前产品线已经覆盖脊柱、创伤、颌面、运动医学、齿科、生物材料等多个领域,掌握尖端的生物可降解和生物活性植入物用材料的核心技术,具有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以及世界领先的专利和工艺。销售网络完整覆盖欧美发达国家及亚非发展中国家。

3、华润医疗收购美国Aurora公司

2011年华润集团将华润医药中上械集团、万东医疗、三九脑科医院等业务分拆,重组后成立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包括医院投资与管理、医疗器械、融资租赁等。通过做强、做大医疗产业,为华润未来寻找新的增长点。华润医疗成立后,并购了昆明儿童医院,于2011年投资1亿美元全资收购了美国Aurora公司,掌握了全球领先的乳腺MRI(核磁共振)专用设备研发制造业务。

Aurora影像技术公司是一家私有公司,位于马萨诸塞州North Andover,公司致力于征服乳腺癌,力求制造最高品质、最具成本效益的乳腺磁共振解决方案,并与美国日益增长的最优秀的乳腺癌治疗中心合作,提供乳腺癌检测、诊断、活检和处理的终极方案。在美国、欧洲和亚洲,临床应用 Aurora乳腺磁共振系统的领先乳腺癌治疗中心迅速增长。

4、东软集团收购以色列Aerotel公司

2011414日东软集团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东软(欧洲)有限公司将以每股66.02美元的价格认购以色列AerotelMedical Systems(1998)Ltd. 新增发行的26915股普通股,金额为177.7万美元,占Aerotel增发后已发行股份的30.77%

Aerotel主要业务是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诊断、保健、护理等解决方案。拥有技术先进的研发团队和广泛的销售网络,客户分布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软集团以Aerotel公司营销网络、产品以及研发人才等全球化资源,可以与东软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丰富公司熙康健康服务业务产品线,有利于公司软件技术、医疗设备和互联网的结合,纵向整合医疗机构的服务资源,为政府、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包括预防保健、远程监护、医疗救治在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服务。推进东软集团在亚太和全球的业务发展。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成本攀升 中医药产业上游亟待政策扶持

  新营销整合为王 基药主抓地方增补

  冲破新品价值判断“雾霾”

  公立医院改革北京模式:存量改革的第三路径

  中药企业遇“严冬”考验 挑战与机遇并存

  市场发力 需求倒逼中国医疗产业升级提速

  江西基药增补暗度陈仓终落锤

  2014药品招标大年 外企或集体放弃基药招标

  2013医药行业迎来转折年

  基药市场:一块隐形的蛋糕

高端仿制药再发力 本土企业布局生物仿制药

丙肝药昂贵 穷人用不起

个体化用药时代:药品市场 “童装”还不够

品种少剂型缺用药信息不全 儿童用药研发面临

治疗性乙肝疫苗:密切关注 谨慎投资

2014年中国高品质药品市场优势分析

中成药降价预期逼近 大品种以量取胜

“二次议价”屡禁不止 需明确流通领域利润

保健品贴牌将被叫停 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2014年中国医药政策展望分析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