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决定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交由市场定价。根据省价格鉴定监测管理局发布的9月份江西药品市场动态情况调研报告,该省部分医院、部分药品采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其中涨幅最高的一款药品甲氨蝶呤片从18.43元一瓶涨至80元一瓶,涨了4倍多。药品定价放开,缘何出现“漫天药价”现象?省城药店的药价情况如何?10月10日、11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调查:一瓶甲氨蝶呤片由不到20元涨至80元
9月份,省价格鉴定监测管理局对部分市级医院进行了座谈调研,重点是对今年6月1日大部分药品价格放开后的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部分医院、部分药品采购价格上涨了三四倍之多。如山东信宜生产的规格为1mg×100#/瓶的艾司唑仑2014年度采购价格为1.57元,而2015年6月份采购价格则上涨到了4.96元;马鞍山丰原生产的规格为20mg×10支/盒的多巴酚丁胺注射液2014年度采购价格为25.22元,而2015年6月份采购价格上涨到了72元;通化茂祥生产的规格为2.5mg×100#/瓶的甲氨蝶呤片2014年度采购价格为18.43元,而2015年6月份采购价格上涨到了80元。
此外,上海信宜生产的规格为0.25mg×30#/瓶的地高辛片2014年度采购价格为45元,2015年6月份采购价格上涨到了63元;上海旭东普药生产的规格为0.4mg:2ml×5支/盒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2014年度采购价格为17.5元,2015年6月份采购价格则上涨到了55元。
药店:九成药价普涨低价药难觅踪影
部分药品采购价涨得厉害,那么药店的情况呢?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省城多家药店发现,药价放开4个月后,普遍都有所上涨,以前的低价药也难觅踪影。
在红谷滩新区,记者以购买甲氨蝶呤片(一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处方药)和地高辛片(一种治疗心脏病的处方药)两款采购价涨幅较高的药品,咨询了多家连锁药店,回答都是已断货。“地高辛片都断货好久了,以前价格不贵,便宜的只要几块钱一瓶,好的也就10多块钱。”丰和中大道一家连锁药店工作人员说。
“可以说95%以上的药品都涨了,大部分改了名换了包装,加了几味药,虽然药性变化不大,但价格贵了很多。”绿茵路一家药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原材料贵了很多,药价放开后肯定会涨。尤其是中成药领涨,比如原来30多块钱一盒的心脑血管药,现在都要卖到40多块钱一盒。“现在大部分人都知道吃中药的好处,特别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中成药肯定还会上涨,而西药会慢慢下跌。”该药店负责人说。
尴尬:提高了采购价仍有急救药货源不足
由于部分药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我省部分医院也难以进货,面临两难境况。
价格监测部门通过调研发现,部分低价药品虽然提高了采购价格,但还是难以采购到货,如异烟肼片100mg×100#/瓶和甲巯咪唑片(国产);有的药品价格虽然未涨,但却无货,如长春新碱粉针1mg/支;有些临床用量较少的部分急救药品货源不足,难以及时采购到位,如氯解磷定、碘解磷定、二甲弗林;人血白蛋白价格涨幅较大,而医院因有最高零售限价无法进货,只好请患者自己想办法购买。
“此外,抗蛇毒血清针剂,在我省山区医院用量大,特别是我省的蛇毒专业重点医院,难以采购到足够的货源,有的供货单位以1∶30的比例搭售其他副产品才能供货,而该副产品医院用量少,往往造成库存积压过期销毁,给医院带来额外的损失。”省价格鉴定监测管理局相关人士说。
现状:同城医院同种药零售价格也不同
上述人士表示,我省公立医院目前均按《2014年版江西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挂网采购实施方案》目录内的药品进行采购,但部分医院必需的常用药品价格已发生变化,采购不到,医院单独与供货商议价能力有限,由于销量、返款时间、供货厂家、议价方式等不同,造成同一城市内的各医院同品种、同规格的药品零售价格不同,降低了患者对公立医院的信任,增加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