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技术永远在发生,而且是从边缘性的地方出现的。”
这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杂志《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的一句名言。今年以来,我国医院围绕病人新需求的创新恰恰验证了他的观点。
医院——这一最古老最传统的机构,正被IT信息技术、互联网基因一点点“蚕食、同化、变异”,开始呈现日新月异的惊人变化。
2014年,被称为医疗信息化元年,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医疗大数据平台等新载体纷纷建立,以移动医疗为基础的云端医院、未来医院、空中医院等新概念层出不穷。
资金闻风而动。腾讯1亿美元领投挂号网,打造微医平台——计划与微信、QQ打通,让医院\医生接入即可为挂号网、微信、QQ用户提供便捷的就医服务;以“轻问诊”和“空中医院”服务获追捧的掌上春雨医生APP,拿下5000万美元融资;挟美国上市之威的马云放言“支付宝将用5-10年时间打造‘未来医院’”……这些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新应用技术平台,“拼凑”着未来医院终端的新图景。
令人好奇的是:十年以后,整合移动互联新技术的“云”上医院到底是什么样子?
未来医院啥样
在杭州的一家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言先生发现,不仅药方早已换成电子打印,甚至用iPad mini替代了住院部传统的病历。
在很多患者的印象中,医生查房时,随行的总有一辆病历推车,放着每个病人的病历。医生要看患者资料,通常要在整本病历卡壳里翻找化验单、检查单。如今,一个可以装入白大褂口袋里的iPad mini成为查房医生的新标配。
支付宝打造的“未来医院”则为我们描绘了看病流程“移动智能化”的一幕:你无须挂号排队,无须眼巴巴紧盯叫号屏,无须为找不到医生而苦恼,挂号、缴费、候诊、取报告单等所有环节都可以在手机上轻松搞定——利用手机叫号终端,患者可以从手机上查询实时的叫号情况,据此做出合理的候诊时间安排;当需要交纳医疗费用时,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宝缴纳就诊费用;还可以通过手机终端查询检查报告……
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其“未来医院”已在10家医院上线,目前全国主要城市已有近50家三甲医院与支付宝达成合作意向。阿里项目负责人——小微金融集团O2O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建钢介绍说,支付宝将会利用自身的账户体系、支付功能、大数据分析以及云计算等方面的能力,推进医疗体系信息化、移动化、平台化的进程,实现新医疗服务模式。
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是上海首家实现移动医疗的三甲医院。在该院院长段涛看来,随着“80后”、“90后”用户的行为习惯发生变化,国内医疗机构与移动互联网发生关联是必然的。在“移动医疗”的平台架构上,医院与互联网企业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但医院如何将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信息化管理等专业解决方案引进来,如何在自身平台上融合消化,实现数字化医疗,仍有待探索。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段涛就与国内多家可穿戴设备硬件厂商探讨设计适合孕妇的可穿戴设备,以全天候监测孕妇及胎儿的各种生理数据。目前国内已经解决数字传输的问题,但缺乏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测定设备。“孕妇市场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巨大。我找过一些医疗器械的厂商谈合作,但截至目前,还未有厂商能开发出符合我们需求的产品。”
大数据为王
不知不觉中,在移动互联时代,看病这个古老的行为,已被现代化技术、设备武装得“面目全非”,而打造“未来医院”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互联网进军医疗界,似乎找到了一直以来重金难买的新“蓝海”——健康数据。传统医疗行业积弊已久,从各种资源错配、诊疗混乱、大医院人满为患到药物使用不规范等,除去制度藩篱,还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博弈……在医疗资源极度匮乏,新医改实施多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仍未解决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将在提升医疗资源效率方面未来发挥巨大作用,传统医院也在一步步变身为更聪明更高效的“智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