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与科幻之四——人体冷冻
对于上一期的问题(人体冷冻技术出现在哪些科幻电影中?),大家有没有和小编一样的感觉:“人体冷冻(Cryonics)这个题材我肯定在科幻作品中见过但是就是想不起来是哪一部了。”一份在德国的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人中有一半人知道人体冷冻技术是什么,这群人中又有一半人表示他们是从电影或电视中了解人体冷冻的。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人体冷冻,但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因为包含人体冷冻元素的科幻作品实在太多了。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是1992年《青春永驻》(Forever Young),1997年《王牌大间谍》(Austin Powers),2009年《阿凡达》(Avatar),2014年《星际穿越》(Instellar),1986年《异形》(Aliens),2001年《香草天空》(Vanilla Sky)
另一个不容易被特别记起的原因是,人体冷冻技术在大部分科幻作品中充当的角色有限,一般都被用作起承转合解释剧情,例如异形系列电影中,主角们就是利用类似人体冷藏技术来完成漫长的星际旅行。又比如王牌大间谍中,主角利用人体冷冻技术来保持青春以便在未来的时候醒来,变相的完成了时空穿越。

人体冷冻技术在科幻作品中主要有两个用法——(上图)星际旅行出自《阿凡达》(下图)时空穿越出自《蠢蛋进化论》
对于永生的渴望
人类从古至今对于永生的追求都是没有中断过的,在中国有秦始皇派遣徐福东渡寻找仙药以求不老。
在西方,一封写于1773年的信中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无限遗憾:“(我)生活在一个科学刚萌芽的时代”(无法满足他“对于看到百年后的美国的深切希望。”
而人体冷冻技术也许是人类对永生最直接也最有希望的一次尝试。

人体冷冻技术有可能能圆古今中外多少人的长生不老梦
早在1845年,丽迪雅玛丽儿童短篇小说中就有意无意提到了人体低温储藏。但是从科学意义的角度上来说,现代人体冷冻技术起源于1962年,是由人称“人体冷冻法”之父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埃丁格在名为《不朽的前景》一书(该书于2005年重印且至今)中所提出的。埃丁格认为冷冻人体有可能成为医学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现在看来他还真有可能说对),他提出冷冻人体会导致死亡,但是现阶段临床死亡在未来也许能得到逆转。结合这两点埃丁格认为冷冻刚过世的人可以让他们在未来得到复活(有更好的医疗条件下)。

现在看来罗伯特·埃丁格对于“人体冷冻”的描述已经非常完备
现实发展
基于这一理论,美国人埃文·库珀(Evan Cooper)于1964年成立了第一个人体冷冻组织——生命延续社团(Life Extension Society)。借用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内部史学家R·迈克佩里(R. Michael Perry)的话来说就是:“库伯应该获得首个有组织人体冷冻法运动发起人的称号。”
但是在当时人体冷冻的研究和实施还非常不规范(1967到1973年间有17起记录在案的纠纷)直到1980年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ALCOR)的科学家们才开发了一项符合医学模式的人体冷冻程序名为“待命(Standby)”——在一个等待接受人体冷冻程序的患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立刻进行生命保障程序。

如今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以成为最著名的人体冷冻研究服务机构,截止2014年该机构已经对110人进行了冷冻保存
冷冻损伤
一说到人体冷冻的技术阻碍,大家一定会想到冷冻中所形成的冰粒会撑破细胞。这种说法是一种很常见的误解,因为细胞在零度以下时,只要冷冻速率不超过细胞脱水速率就不会产生较大的冰晶。但是形成在细胞间的冰晶也会对细胞造成损害。所以现在的人体冷冻组织都广泛的使用“冷冻保护剂(Cryoprotectants)”来减少损伤,其原理也非常简单——冷冻保护剂会通过血管循环去除和代替细胞中的水,这种方法也被称作“玻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