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县级医院的盈利困境

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县级医院的利好,包括医药分开,税收方面的鼓励等,但实际操作上,县级医院仍然面临盈利模式的困境以及再投入的困境。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在医保支付的改革。

盈利模式困境  

文件指出,县级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县级医院收入来源变革取决于能否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而政府补助压力很大,服务收费短期内也无法弥补药品的漏洞。

2013年,县级医院(包括县级和县级市属)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37%,财政补贴占9%,服务收入(包括挂号费、治疗、手术、护理和床位)占22%。假设取消15%的药品加成,县级医院的总体缺口接近200亿,如果服务收入能够增加15%,财政缺口还是超过72亿,相当于现在针对县级医院补助的22%,这个比例仍然相当高,。同时,服务费用提高10%15%在各地实施差异性会很大,一些地区很难在医保及时跟进支付比例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调整。

这些假设和结论是建立在医院没有改变任何现有运营模式的前提下,也就是说医院没有采取任何方式去节省开支。这种情况下要弥补药品的窟窿,财政补贴的压力非常大,服务费用的提高也很难一蹴而就,因此光靠这两种方式来弥补很难做到。

取消药品加成并不意味着完全切断产业间的利益链条,为了保证医院的收入,大检查可能会增加,而且药房仍然在医院里,处方流向是固定的,医生为了自己的收入,仍然可能增加药品的量,这种做法会增加药房这块的成本,以及其他运营相关的成本,因此这种弥补窟窿的做法仍然是重收入而轻利润的,并不能起到节约医疗开支的作用。

同时必须指出,这种情况下弥补药品窟窿已经非常困难,遑论提高医生的工资待遇,这些增加的收入来源何处是非常大的问题。如果过于依赖政府补贴,这些基层医疗工作者将失去工作动力,薪酬的变化也很难符合他们的预期,人才流失会持续,基层的服务能力提升很难完成。

再投入困境

医院专注于弥补药品收入的窟窿,很难再有其他资金来进行再投入,而再投入是县级医院发展的关键。再投入的方面主要是人才培训,服务流程的改进,以及一些硬件提升。对人才的提升会消耗很多人力物力,目前的县级医院靠自身能力很难完成,但没有人才就没有病人,人才投入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的。

服务流程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县级医院覆盖的地理范围较广,再往下辐射到乡镇,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病人早治疗、病后管理是一个大问题,越是偏远的地方,病人越需要一些工具和医院保持持续的沟通,否则医院很容易失去病人,而病人也会失去最好的治疗时机。县医院是一个很好的布点,可以加强B端到C端之间的服务,越是远的地方越是需要。但目前县级医院本身很难投入去做这些事情。

硬件提升也是重要环节。县级医院具备费用上的优势。比如县级医院的门诊平均费用是省级医院的一半,住院平均费用是省级的42%。这背后主要的差别因素是药费。更高比例的基药使用,政府对抗生素的限制是主要原因,当然费用昂贵的病例相对较少也是主要的原因。如果可以把日常问题和轻重症的治疗留在县级医院,对节约医疗费用其实非常有利。

因此,县级医院需要完善服务能力,避免治不了而逼迫病人前往更高级别的医院。在硬件上,单纯靠采购的模式来提高硬件的办法已经被证明很不可取,一个是成本太高县级医院难以承受,另一个是国家对采购设备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国务院的文件就明确表示:严禁县级公立医院自行举债建设和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

因此,未来要扩充技术上的实力,第三方服务是一个必然方向。县级医疗服务的市场广大,主要是量上的优势,因此检验机构配合远程读片会有很大市场,但关键是县级医院愿不愿意拿出检验上的一部分收入来。目前检验占县级医院收入的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我国眼科用药市场格局生变 辰欣药业独家首仿

  社会办医也需“新常态”

  中药现代化是个伪命题?!

  高端医疗器械进口面临转折

  估值差距和竞争加剧助推药企整合潮涌

  移动医疗转战门诊布局,线下反哺线上可行么

  生物制药企业请注意!生物制品残余DNA检测标

  药价放开,药企从这4个方面一定能省大笔费用

  招标大变天:轮番砍价或停,竞资格将异常惨

  “带量采购”只降价不带量 探索待完善

脆弱的制药工业淘金经济模式

互联网+重构医疗连接 或成最后一座金矿

亚太最大医疗器械展:中外医疗器械厂商市场

医药电商:强服务是突破途径

原料药贸易十五年风雨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仿制药扩容 中国原料药机遇更大?

互联网进整合医疗是空中楼阁

医疗器械招标采购贿赂重灾区 “防火墙”亟待

《中国制造2025》来了,医械产业新机遇

仿制药全球增速超药品两倍 本土企业如何把握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