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规模达1.3万亿的医药流通领域即将迎来电商模式的冲击。时隔近7个月之后,网售处方药新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呼之欲出。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如无意外,该办法将于2015年元旦前后正式颁布,其中就包括对处方药的网上解禁。
目前,九州通、国药股份、上海医药、康恩贝、一心堂、太安堂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已涉足医药电商。以瑞银证券医药研究员季序我为代表的业内人士认为,电商业态的发展将为医药流通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
不过,已涉足医药电商的部分上市公司认为,上述管理办法短期内尚不会对处方药现行销售格局形成实质性影响,即网售处方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形成规模。
网售处方药规模受限
12月4日,康恩贝拟斥资2.71亿元受让浙江珍诚医药在线30.81%股权。后者主营医药健康电子商务及渠道增值服务,前三季度营收及净利分别为14.82亿元、3173.76万元。并购完成后,康恩贝将快速切入医药电商领域,成为继九州通、上海医药、康美药业等公司后,又一家涉足医药电商的上市药企。
医药电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医药电商规模约为40亿元,而在2010年,医药电商才刚刚起步,在随后的3年间维持了250.35%的年均增速。
尤其在2012年,医药电商规模从2011年的4亿元大幅增加275%至15亿元。彼时,天猫医药馆的前身淘宝医药馆刚于2012年2月份重启,此前淘宝医药馆曾被监管部门叫停8个月之久。
就在淘宝医药馆重启后不久,康美药业e药谷也随之筹建,当当网也一度有意布局医药电商。去年2月份,京东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京东医药城,并在当年9月份上线,与天猫医药馆形成对峙。
与淘宝、康美药业等公司涉足医药电商的路径不同,京东2011年7月份曾与九州通旗下北京好药师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持股后者49%股权,双方初期均计划将好药师项目打造为医药电商平台。然而,仅合作两年后,京东有意自建医药电商平台,遂与九州通分手,好药师全部股权尽归九州通。
据了解,随着电商巨头及大中型医药集团的角逐,国内医药电商已形成了多种模式,包括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城等第三方平台,九州通、一心堂等医药流通企业自建平台,另外还包括健一网等垂直医药电商。
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家食药总局登记在册的网上药店达到255家,实际开展业务的网上药店也高达132家。若加上利用天猫医药馆等第三方平台切入医药电商的企业,数量则更多。
记者在天猫医药馆发现,该平台云集了广州药业、云南白药、同仁堂、东阿阿胶、马应龙、九芝堂等数十家上市药企的部分产品,医药电商平台效应渐显。
不过,相比于医药流通领域去年1.3万亿元的总规模而言,医药电商40亿元的规模仍然较小,无法对医药流通格局形成冲击。
“医药流通领域毛利率普遍维持在3%~7%之间,医药批发毛利率则更低。医药电商理论上可以降低相当一部分流通成本,但国内医药流通市场以处方药为主导,在网售处方药全面解禁之前,医药电商规模仍存局限。”华南一家大型券商医药研究员对记者表示,医药电商今年发展速度之所以很快,主要原因是基数效应所致。
数据显示,去年OTC(非处方药)药品市场规模仅为1783亿元,远不及处方药规模。在这种背景下,医药电商呼吁放开网售处方药的声音日趋高涨。
多公司涉足医药电商
目前,欧美市场绝大多数处方药均可实现线上销售,消费者出示医师处方笺可同时在线下实体药店及网上药店买药。而在国内,网上处方药始终存在监管红线,即便是部分在售处方药,也多系保健品及小型医疗器械。
今年5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曾印发《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被誉为网售处方药的破冰之旅。根据意见稿,出售处方药及甲类OTC药物,须建立执业药师在线药事服务制度,对处方进行审核及监督调配。
方正证券医药研究员刘亚明认为,医药电商将逐渐对传统医药商业流通环节形成深远影响,进而逐步影响人们用药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