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凌晨,MSCI公布其半年度指数调整结果,正式接纳中国A股进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在业界称为“入摩”。234只A股被纳入MSCI指数体系,纳入因子为2.5%。加入的A股将在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分别占1.26%和0.39%的权重。
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系美国著名的指数编制公司,是一家集股权、固定资产、对冲基金、股票市场指数业务于一体的金融供应商,其旗下编制了多种指数。MSCI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采用最多的基准指数。据统计,全球前100个最大资产管理者中,97个都是MSCI的客户。
中金公司研究部指出,此次调整对中国市场至关重要,甚至可能是多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根据 “入摩”时间表,MSCI将分两步实施A股纳入计划。6月,MSCI将纳入中国A股232只股票,初始纳入因子为2.5%;9月,纳入因子将增至5%。
中金公司预计,两次纳入会吸引约210亿美元流入A股市场。
A股“入摩”意味着什么
根据MSCI选股标准,流动性是其筛选个股考虑的主要因素。资料显示,MSCI选股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条:
1.对于该国家的上市公司,确定国际投资者可自由买卖流通在外的公司股份市值。
2.采用标准普尔和MSCI共同开发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对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分类。
3.MSCI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构造指数,即在行业的层次,依次加入自由流通市值较大的股票,使每个行业的入选股票自由流通市值达到该行业的85%。
4.对各行业中的入选股票进行微调,使入选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达到整个市场的85%以上。
A股成功纳入MSCI指数,从短期看,有利于提振投资者情绪;从长期看,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参与度将进一步提升,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比例会进一步上升。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是全方位的,A股“入摩”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被国际认可,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从未停止。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相继开通实施,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不断扩容……
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提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包括争取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
易纲表示,“在金融市场方面,如何让外资进入股市及债市,如何将中国股指纳入全世界主要指数,这些工作我们一直都在做。”
值得一提的是,5月1日起,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从130亿元调整为52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元调整为420亿元人民币。
据悉,韩国和台湾当初全面“入摩”用了6—9年时间。
李大霄指出,A股陆续被纳入MSCI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其国际化程度、开放程度以及流动性等,基本上与开放的步伐是相匹配的。“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使得A股被完全纳入MSCI的时间只会比其他新兴市场快。”
纳入的医健企业有哪些
本次纳入MSCI指数的A股名单中,大健康板块占18家。健康界梳理了最终确定纳入MSCI指数的医健企业为:同仁堂、白云山、东阿阿胶、恒瑞医药、九州通、康美药业、美年健康、华东医药、步长制药、复星医药、天士力、通化东宝、云南白药、片仔癀、上海医药、信立泰、科伦药业、华润三九。
以下是17家企业的简介,市值按照2018年5月14日收盘价计。
同仁堂: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1997年6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隆重挂牌,在上交所上市。目前总市值520.06亿元。
白云山:白云山制药于1993年在深交所发行股票并上市,是我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目前总市值643.65亿元。
东阿阿胶:东阿阿胶前身为山东东阿阿胶厂,1952年建厂,1993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成为上市公司,同年7月29日,“东阿阿胶”A股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系国内最大的阿胶及系列产品生产企业。目前总市值360.6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