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药品“独家”秘籍:同种克拉霉素软胶囊差价22倍

一颗中标的克拉霉素软胶囊,何以能比普通克拉霉素胶囊定价高出22倍?

日前刚刚参与了广东省药品招标的陈生(化名)向记者抱怨,一款名为克拉霉素的常用药,只是改变了剂型,由普通胶囊改成软胶囊,就成为独家品种,但价格却能翻数十倍。

软胶囊何以贵22倍?

据了解,克拉霉素主要用于细菌感染,比如扁桃体发炎等病症,是一种常用药。记者查阅了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官方网站公布数据,第一轮基药招标的“克拉霉素”目录里,石药集团0.125g片剂为0.39元;浙江京都0.25g片剂为0.4936元;辰欣药业0.125g胶囊为0.3132元;石药集团0.25g胶囊0.505元。而在非基药中标名单中:上海雅培0.25g片剂(即“克拉仙”)7.318元;西安大恒0.125g软胶囊为7.246元。其中,上海雅培生产的“克拉仙”为拥有专利技术的原研药,而本次中标的软胶囊是一款独家剂型药,去年才推出市场,生产的厂家为西安大恒。

陈生表示,胶囊的最低中标价格为0.3132/0.125g,片剂同一剂量的克拉霉素的最高中标价格也只是0.39元,但同一个品种的软胶囊价格则为7.246/0.125g,比普通胶囊高出22倍。而这款由西安大恒生产的软胶囊,相同剂量甚至比上海雅培生产的原研药“克拉仙”中标价(片剂7.318/0.25g)还贵出一倍左右。“软胶囊生产成本并不高,而且只是普通工艺水平,为什么它的中标价比胶囊贵出这么多?”陈生表示难以理解。

记者以咨询的名义致电西安大恒,该公司销售部人员向记者解释,“价格高是因为软胶囊里面添加了进口油酸,使克拉霉素能均匀地包裹在其中。研发、原料的成本高,因此跟发改委申请了议价。”

按照国家发改委2011年印发的《药品差比价规则》规定,软胶囊的价格不得高于普通胶囊的1.2倍,但由于西安大恒生产的属于独家剂型,所以并不适用上述规定。

对于西安大恒的解释,陈生并不认同,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油酸就是普通的大豆油,最多100/公斤,克拉霉素原料最多1500/公斤,因此原料成本是相当低的。”他认为,从技术上看,克拉霉素并不适合做软胶囊。厂家推出独家剂型,就是为了在招标过程中成为独家品种,没有竞品与之竞价,从而获得较高的定价。记者查询的公开资料显示,西安大恒生产的克拉霉素软胶囊为5类新药,即只改变了剂型,但用药用途、服用次数均没有改变。卓创资讯医药行业分析师赵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抗生素药品市场实际上已经比较成熟,目前的剂型已经可以满足患者需求,在没有跨越式进步的情况下,花费功夫研发独家剂型,实际上有些多余。”

对于以上说法,记者多次致电西安大恒有关负责人并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并没有对问题给予回应。而对于西安大恒为何高价格能中标,当中是否有进行议价评估,记者一个星期前向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去采访提纲,但在截稿前也没有得到回应。

高价药排挤“便宜药”?

陈生表示,在“一品两规”以及医院在购入价加价15%作为零售价的这两重规定下,就可能会导致医生倾向于开贵药,便宜胶囊没有医院买。这无形中给患者增加了治疗费用。

一家三甲医院药房负责人表示,大医院有药事委员会,中标的同种药品很多,在“一品两规”下,医院进哪一种是药事委员会来定。但是患者实际用哪种则基本由医生处方决定。这位人士也认为,而有医药代表负责推广的药品,销售肯定会好过没有医药代表的同类产品。结果可能会导致,高价药可能开得更多,因为高价药利润空间大,销售费用也更多。

广州某医院一位从业多年的医生向记者坦言,医生处方考虑的因素很多,撇开价格回扣的问题,不少医生仍然会偏向开高价药,因为虽然是同一品种同一剂型,但临床使用的效果往往会有差别,在医生层面看,用药安全及有效是首先会考虑的问题,而不是价格。他表示,一方面,价格高的药通常是原研药、独家药,这些品种常年使用,比较有保障,医生用药比较放心,另一方面,以一些抗生素为例,旧的抗生素虽然仿制多,价格便宜,但副作用比较大,新一代的抗生素则会较贵。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阿里健康与鱼跃医疗及华润万东等合作

  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融资额已超14亿美元

  赵飚提出“电子监管码”异议 食药总局约谈连

  药品产购销秩序仍混乱药价虚高 专家为医改建

  广州:社区门诊量大增 二级医院很受伤

  移动医疗开启强强联合 线下资源仍是核心

  Cell Metabolism十周年特刊:新陈代谢十大突

  河北省食药监局公布2014年基本药物监督抽验

  三明医改成效初显,药品价格水分基本“挤出

  揭假药利益链:利润高过毒品 收包装盒1500元

华人研究新成果:表观遗传重编程抗击恶性脑

同济堂作价61亿借壳 啤酒花变身医药龙头

BAT三国杀 战火烧旺医药电商

深圳医疗器械出口 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银河投资全面转型生物医药

富士康进军医疗市场 目标瞄准放疗设备

中国人寿12亿入股复星医药

新三板:新药研发公司融资新渠道

CFDA:中药饮片市场将迎来整肃

多地药品招标出现大范围弃标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