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的转制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令民营资本大量涌入医疗服务领域。但医疗服务业虽然空间很大,却是一个中长期投资的产业,稳定但不是暴利,因此应对其冷静看待。
医改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而其中公立医院的转制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好像是永远也迈不过去的一道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医改,到最新的医改,都是围绕着公立医院的转制问题。
2013年和2014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若干规定和政策。这令大量的社会资本开始跑马圈地。
但是,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并没有想象中的前景一片光明。因此,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应该慎之又慎。医疗服务业的空间很大,但却是一个中长期投资的产业,稳定但不是暴利。因此,那些有着过高期待的投资人,应该远离。
在白热化的投资潮中,医疗服务业也面临人才瓶颈、管理困境等难题,而医疗服务业到底是红海还是蓝海的讨论也已经开始泛起,机会肯定有,但如何把握,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要耐得住寂寞
相比过去的私人投资热,现在医疗行业出现了资本投资热。私人投资和资本投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说明,现在很多人,包括资本,都看重医院是一个产业。过去医院被称为医疗服务公益事业,而现在国家称之为健康产业,虽然事业和产业仅一字之差,但却差别甚大。
在目前医院转制和转型的过程中,社会资本跃跃欲试,甚至狂热。尤其是凤凰医疗集团于2013年年底在香港上市后,给业内大开了眼界,原来托管也可以上市,这进一步促进了公立医院转制的提速。
中国优质的医疗资源并不多,而对这种资源的争夺已经趋于激烈,国内、国外的各种资本都在跑马圈地。这导致地方政府、医院领导班子及职工期望值大幅提高,医院收购价格不断攀升。“四五年前,我们收购医院的价格很低,谈判也不困难,现在全乱了,大家不管价格多少,先把资源圈下来再说。”大仁医疗产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医疗发展部总经理田立伟表示。
医疗服务业不是暴利行业,利润并没有外界想象中的高。北京美中宜和医疗集团总裁胡澜说:“这个行业与其他行业有很大不同,投资周期非常漫长。全世界著名的梅奥诊所,新开一家医院达到盈亏平衡需要25年。在中国,南京的宁济医院达到盈亏平衡用了11年。而且,规模越大的医院,可能投资回报周期越长。”
田立伟认为,投资意愿应该是一个长期的产业投资,而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短期资本运作。这就像种草和种树的区别,种草是一岁一枯荣,种树是十年树木。“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我有一种体会,医院单纯靠收支结余来发展,在市场上运作,基本是不可能的。医院不是暴利行业,只适合长线投资,要发财,做任何事情都比医院好。”
医疗服务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给予资本的投资机会也很大。但是纪源资本合伙人金炯认为,我们现有的资本形态与医疗服务业长期投资的属性是不匹配的。“医疗健康服务都是中长期投资,投药物可能需要七八年,医疗器械需要3~5年,而医疗服务可能更长。然而我们的基金,早期是5年期,现在延长到7年,但人民币基金很少有超过10年的。”
细分领域的机会
IDG资本是国内比较早的基金之一,很多人熟知IDG是因为其成功投资了腾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其实,在中国的互联网项目之外,IDG在医疗领域的投资也已经有10年的历史。其大约投资有医疗类公司20多家,其中6家已经在国内外成功上市。IDG在医疗领域涉猎较广,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都有涉及,可以说已经做到了大健康行业的全覆盖。
具体到医疗服务领域,IDG资本合伙人余征坤介绍,公司比较偏重于专科连锁中偏服务类机构。
“医疗服务可以分很多种,像体检和坐月子的服务,就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医疗机构,其是以非治疗为主的,偏重服务;还有一类就是医疗机构,如妇产医院。而在治疗性医院领域,我们只投那些专科连锁,综合性医院一般不去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