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商务部发布《2015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对药品流通行业整体规模、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销售和经营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行业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
《报告》指出,2015年,面对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启动实施,药品流通行业总体呈现销售规模增长趋稳、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兼并重组步伐加快、行业集中度和流通效率进一步提升、创新和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1661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2%,增速下降5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3323亿元,同比增长8.6%,增幅回落0.5个百分点。
《报告》预计,2016年,药品流通行业兼并重组和企业上市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医药服务供应链集成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零售企业大健康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药品流通”及线上线下跨界融合进一步深化。药品流通行业整体发展将进入增速趋缓、结构趋优、动力转换的新常态。
今年是商务部连续第六年发布行业年度统计分析报告。
2015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一、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概述。
2015年是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实施“十二五”行业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面对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强力驱动,企业努力寻求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不断探索医药供应链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跨界融合的业务和服务模式。药品流通行业总体呈现销售总额增长趋稳、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兼并重组步伐加快、行业集中度和流通效率进一步提升、创新和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运行分析。
1、整体规模
2015年药品流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但增速进一步放缓。据商务部统计系统数据显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16613亿元 ,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332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6%,增幅回落0.5个百分点。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508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4981家,下辖门店204895家,零售单体药店243162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448057家 。
2、效益情况
2015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625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9%,增幅回落4.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8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6%,增幅回落4.2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6.9%,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5.4%,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1.7%,与上年基本持平;净利润率1.4%。
3、销售品类与渠道结构
按销售品类分类,药品类 销售居主导地位,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4.2%,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4.6%,中药材类占3.6%,医疗器械类占3.4%,化学试剂类占1.2%,玻璃仪器类占0.2%,其他类占2.8%。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典型样本城市零售药店2015年品类销售统计,零售药店销售额中的药品类占主导地位,占零售总额的80.7%,其中化学药品占47.5%、中成药占25.2%、中药饮片占8.0%;非药品销售占19.3%,其中食品(含保健食品)占11.3%,而药妆品、日用品和其他商品这三类总占比不足3%。
按销售渠道分类,2015年对批发企业销售额为6936亿元,占销售总额的41.8%,比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对终端销售额为9677亿元,占销售总额的58.2%,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其中对医疗机构销售额为6907亿元,占终端销售额的71.4%,对零售终端和居民零售销售额为2770亿元,占终端销售额的28.6%。
4、销售区域结构
2015年全国六大区域销售总额比重,分别为华东37.9%、华北16.4%、中南22.9%、西南12.8%、东北5.4%、西北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