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专利悬崖窗口打开:仿研结合助力产业升级(2)
本文章共2812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新生药品一般上市后2-3年可收回所有投资,一旦形成技术垄断优势,能够高达10倍以上的高利润回报率(高收益)是生物医药行业最大的优势所在。

而在高技术方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生物医药的高技术含量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高要求;高投入、长周期方面,业界对于研发一款新药所需投入的概括是“10亿美元,10年时间”,多数新药研发周期长达10年以上,新药研发成本至少10亿美元;高风险既包括0.02%的产品最终成功上市的产品开发风险,又包括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重庆啤酒1998年开始涉足乙肝疫苗研发,近期宣布终止乙肝疫苗研发项目,16年南柯一梦。

据统计,仅国际医药巨头辉瑞一年的研发经费,就超过我国所有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经费的总和。在当前世界排名100位的生物医药企业中,没有1家中国企业。

在这个需要资本和耐心的行业,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要走的路还很长。

三、生物医疗强国路径探索:仿创结合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中国当前是仿制药大国,受制于生物医药领域资金与技术的高门槛,依托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模式下已积累的技术基础,将仿制药业务做大进而做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按照研发特性,当前生物医药领域药品可分为专利药(原研药)和非专利药(仿制药)两类。原研药在研发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成功上市后能够得到专利保护,保护期一般为20年,保护期内其他企业不可进行仿制。而仿制药是指在原研药专利药企后上市的与其化学成分完全一致的药物。

原研药在研发、报批及量产阶段对于资金、时间的要求甚高,而在其专利到期后,仿制药企业可利用专利技术进行研发,缩短研发进程,提高成功率,降低风险。因此,科研创新能力弱、资金投入有限的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多致力仿制药业务。据统计,在中国目前近5000家药企中,90%以上是仿制药企业,95%的国产药是仿制药。

据估计,到2020年,约有价值2590亿美元的药品面临“专利悬崖”,为我国从事仿制药生产的企业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在仿制药领域,本土企业内部存在低端药物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的现象。往往有数十家药企申报生产同一种仿制药的情况。

按照市场规律,随着仿制药生产厂家数量的增加,仿制药的价格将呈现下降的趋势,仿制药的利润空间也将在“一哄而上”的重复中缩水。

另一方面,看准仿制药市场,跨国制药巨头陆续通过兼并收购或合资共同开发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20122月,辉瑞公司进军中国仿制药市场,与海正药业组建了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海正持股51%,辉瑞持股49%

可供参照的是,2013年,同为仿制药大国的印度药品出口总额为130亿-140亿美元,成为美国仿制药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同时也打入欧洲等海外市场。40年来,印度医药工业已从默默无闻一举成为新兴市场的明星。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如能借鉴印度企业布局生物医药,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在生产仿制药同时积累原研药的技术研发经验等一系列的成功经验,同时借助政府引导,有序整合资源,完成企业转型,逐步实现仿、创结合,从本质上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改变现状,真正“走出去”。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12家上市医药企业设立超百亿元并购基金

  中医药改革经验推广需“量体裁衣”

  常州破冰医药分离 社区医院试水药房托管

  迪安诊断拟出资7250万发起设立健康保险公司

  政策利好将至 医药电商投资潮涌

  德国凯杰与天津结核病控制中心启动“天津特

  网销食品应有经营许可实体店

  大数据与基因技术结合 拯救可怕的“帕金森”

  执业药师配备不足药店靠“租赁”资格证经营

  拜耳证实中国批准进口该公司研发的LL55转基

2014年医改回顾:医疗资源过度集中

福建省:2014年关于2014年福州市公立医疗机

湖北省:2014年关于部分药品经营企业名称变

天津市:2014年关于医疗机构常用低价药品采

江西省:2014年关于公示部分药品企业名称变

辽宁省:2014年关于低价药品(第二批)相关

云南省:2014年关于办理部分基本药物集中采

辽宁省:2014年关于组织辽宁省医疗卫生机构

四川省:2014年关于延长2014年医疗机构药品

云南省:2014年关于公布部分基本药物医疗卫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