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生物(300142.SZ),我们现在一直给出的都是卖出评级。”一位券商分析师日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表示,公司现有疫苗产品竞争激烈,大刀阔斧的并购短期内难以贡献业绩,只会增加财务负担。
2010年11月12日,沃森生物以发行价95元、市盈率133.8倍的光环登陆创业板。但公司股价自上市当天冲上158元的最高价后便跌跌不休,截至9月6日,报收75.52元(按照后复权计算)。
在股价跌跌不休的背后,是公司业绩增速的持续下滑。公司上市后首份季度报告——2011年一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06.72%,但到了今年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9.57%.
主打产品增速放缓
“国内疫苗企业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放缓,而且短期内难以出现重磅产品改变同质化竞争的格局。”上述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虽然疫苗企业股价经历了大幅回调,但估值仍然不便宜。
沃森生物目前的主要疫苗品种包括Hib疫苗(西林瓶装和预灌封装)、AC结合疫苗、AC多糖疫苗和ACYW135多糖疫苗。其中,AC多糖疫苗和ACYW135多糖疫苗为新上市疫苗品种。不过,这两个新上市品种并未对沃森生物的营收和利润产生重大改变。
根据中报数据,上半年沃森生物Hib疫苗西林瓶装批签发量同比降低28.27%,预灌封装同比增长185.75%;AC结合疫苗批签发量为84.4万剂,同比降低57.19%;AC多糖疫苗和ACYW135疫苗批签发量分别为383.89万剂和121.04万剂。
“AC结合疫苗、AC多糖疫苗和ACYW135疫苗都是针对脑膜炎的疫苗,后二者是前者升级产品,所以后两者上市其实抢占了前两者的份额。”投资者“Mr-韦的金融人生”称,Hib预灌封装的增长其实是弥补西林瓶装的下滑,所以其实公司主打产品并没有大突破。
在主打疫苗产品未有较大突破的情况下,2013年上半年沃森生物疫苗产品的营业收入比上半年同期降低1.85%,由于营业成本的上升,疫苗产品毛利率上半年同比下滑2.88%.
上述券商分析师指出,公司现有疫苗品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Hib疫苗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竞争态势,预计未来销售收入增速还会进一步放缓。
在沃森生物在研的疫苗中,有望在今年实现生产上市的是百白破疫苗,不过这并非重磅产品,预计上市后带动的盈利增长较为有限。而其重磅储备疫苗产品是肺炎疫苗,包括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但分别处于申报临床批件和进行临床血清样品检验阶段,短期内仍难以上市。
除了疫苗产品外,公司去年并购的河北大安恢复生产,其生产的血液制品人血白蛋白已经上市销售,不过该产品上半年带来的销售收入仅825.4万元左右,占总收入比例仅3.5%.
并购导致资金紧张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的同时,一系列并购带来的“后遗症”已经开始显现。
从2012年公司开始了一系列并购,先后收购了上海丰茂、河北大安制药、上海泽润生物三家医药公司以及宁波普诺、莆田圣泰、山东实杰三家疫苗营销企业,这些收购共需花费逾20亿资金。
根据半年报数据,由于并购形成无形资产摊销、新增资产折旧等原因公司上半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9.77%;此外,由于现金回款较去年同期减少、经营活动支出增加,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已经由正转负。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789.4万元,而去年同期为6247.6万元。
同时,沃森生物的现金压力开始凸显。上市之初,公司募集资金23.75亿元,其中超募资金高达18.07亿。但是,截至6月底,公司已安排使用超募资金18.69亿元,超募资金已经基本用完。
而且,公司目前的现金也从14.22亿元降低至8.43亿元,但尚有已签订合同但未付的对外投资支出共计5.66亿元。
大规模的并购造成公司现金紧张,这也使得公司不得不提出了35亿的债券融资计划。2013年1月10日,公司10亿债券发行计划通过股东大会审议;4月10日股东大会再次通过公司不超过25亿元的债务融资议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