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热门的药物开发领域莫过于pd-1肿瘤免疫药物。默沙东前脚刚把Keytruda在美国落地,BMS就在三个月后上市新品Opdivo。分析师看好这两种药物的未来,并为其在黑色素瘤领域应用的前景画了30亿美元的大饼。但BMS并不甘心于此,近期发布针对新适应症的良好疗效:是的,疗效好到试验都可以提前终止了。BMS对该药的期望还不止于此,还推出了Opdivo与礼来galunisertib联用治疗其他肿瘤、与西雅图遗传学研究所联合开发计划。
此外,与辉瑞联合推广的康宁药物Eliquis也初露锋芒。
罗氏:领导肿瘤还不够,还要领导个性化医疗
刚刚签下10亿美金入股诊断公司的罗氏不再以肿瘤药之王自居,其CFO Alan Hippe在报告中承认:罗氏将要做个性化医疗的领导者。怎么做?
罗氏梳理了自己的优势:不断增长的年销售额和利润、在肿瘤和免疫领域的重磅产品,然后直戳监管方和支付方的痛点:他们都渴望最大化利益风险的比例——于是,罗氏必须选择制药和诊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
这种思路从过去一年罗氏的收购路径不难看出。算上新上手的Foundation Medicine,罗氏在过去十二个月收购了6家分子诊断及基因测序相关公司。制药企业跨界测序,那测序公司该怎么办?
Illumina:开发新系统,然后安静做个合作者
CEO Jay Flatley以公司四季度业绩作为开场白:2014年4季度,公司销售额为5.12亿美元,2015财年总销售额为18.6亿美金,同比增长31%。“公司某些产品正处于快速增长期,2015年将继续投资研发更多的产品”。
除了传统开发测序设备之外,Illumina也开始向临床进军,涉足无创产权检测和肿瘤领域。不过,Illumina的做法与其他公司并不相同:“不做零售”“注重于合作伙伴的关系”是Flatley多次强调的关键词。该公司的合作伙伴包括中国Berry基金组学等等,药企方面则包括杨森、赛诺菲和阿斯利康。
美敦力:收购柯惠之后有三件必须做的事情
2014年医疗器械领域的并购大案终于落停,医疗器械企业美敦力也发布了近期必须要做的三件事情。
第一,发布系列新产品,比如LINQ移植心脏检测器, CoreValve, Nuvent窦扩张系统(Sinus Dilation System)以及MiniMed 530G。总之,未来四年,创新不断。
第二,向新兴市场进军。具体做法包括与公立或者私营的合作者建立密切联系,然后梳理优化渠道。
第三,开始衡量服务能够给患者带来的价值。这将帮助公司更好说明服务价值,为公司业绩增长提速。
当然,美敦力也照顾到了因并购大把花钱之后,烦躁股东的心情:未来将用自由现金恢复50%股东的分红和股票回购。
赛诺菲:在糖尿病领域我们还是棒棒哒
赛诺菲今年派出首席研发官出席JPM大会。延续董事长的思路,Elias Zerhouni重复了此前未来六年将上市18款新药的宣传口径,着重强调了Toujeo在来得时专利过期后、将要取得的市场替代效应:“它将成为黄金标准”。此外,Zerhouni披露了PCSK9领域也有最新进展:欧盟监管者正在受理此药。不过,2014年重金买入的可吸入胰岛素Mannkind公司Afrezza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该产品本计划2015年1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