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多,集团累计投入了100亿元。华润医疗已走到了十字路口,要想完成宏大的投资计划,必须确定融资战略,分拆上市是一个可以考量的方式。”
2014年,华润医疗进入了集团“十二五”战略的攻坚年。70后诗人冯唐(本名张海鹏),以华润医疗CEO的身份接受了专访,详细解释医院投资大计。华润医疗计划在一线城市协同华润置地新建旗舰医院,目前在积极考虑引入国外主权基金投资;到2016年,将拥有30家医院和2万张病床。
钱从何来?华润医疗依靠集团资本金并购和管理了昆明市儿童医院(66%)、武钢总医院(51%)、武钢第二医院(51%)、广州三九脑科医院和徐州矿山医院;另有5家新医院在建。
张海鹏说:“以集团万亿的资产规模,追投100亿甚至200亿元并不困难。同时资本投入目前仍处于”襁褓期“,集团采用一事一批控制投资风险。随着多家自建医院开业,公司现金流将在2016-2017年压力加大。”
分拆上市?
去年11月29日,国内首家医院运营商凤凰医疗在香港挂牌上市,首日飙升36%.对此,张海鹏深知资本市场看好医疗投资,分拆华润医疗上市或许是解决融资难题的捷径。
“到目前为止,华润医疗总额100亿元的投入全部采用集团资本金注入完成。未来,集团鼓励公司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公司会综合考虑分拆资产的规模以及医院业务的完整性,来确定未来是否寻求股权融资(上市)。”张海鹏强调,华润医疗现正在认真考虑上市问题,但是尚无具体时间表。
除了现有并购的5家医院外,华润医疗正联合同系华润置地新建5家医院,包括北京未来科技城项目、华润康复医院、广州三九脑科新院、深圳三九医院和昆明市儿童医院二期等。初步形成总规模1万张病床的大型医院管理集团,而要完成2011年时设定的五年目标,最多还需要200亿元投入。
张海鹏介绍,以正在筹建的某一线城市旗舰医院为例,集团在评估投资回报和周期后,认为单独投资将耗费大量资本,决定引入外部资金。未几,就有国外的主权基金和一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基金希望入股,类似的模式会复制到其他新建项目中。
“边盖房子边治病”
华润并不是第一家涉足医疗运营的企业,但却是最适合管理医院的集团之一,秘诀就在于集团内部各利润中心的协同效应。
2011年10月,华润医疗成立,即位列华润集团的一级利润中心。张海鹏解释,所谓一级利润中心,并不是集团渴望医疗能赚快钱,而是指由集团直接管理,与华润置地、华润医药等其他18个一级利润中心并行。
华润善于和地方政府打交道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早在2009年,华润集团同时将旗下电力、燃气和房地产三大业务涉足天津城市建设,以“全方位合作”的模式换取项目的议价能力;同样的故事还曾经发生在昆明和太原。今天,并购地方医院同样离不开“组合拳”。
“过去一年的实践证明,华润医疗和华润置地有天然的协同效应。”张海鹏举例说,昆明市儿童医院自从由华润接手以来,周边租金仅仅一年就飙涨30%,对同区房地产项目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
去年4月,一则公开的招聘信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信息显示,华润置地(昆明)隶属于置地海南大区,目前正在昆明发展首个项目——北部山水新城,位于盘龙区新区政府旁。建成后,将打造为昆明北部新的商务、购物和娱乐中心。
张海鹏表示,医疗对住房项目极具促进作用。作为地方政府,卖出一块土地既能换取成熟的社区又能获得先进的医疗配套,无论对地方财政还是城市规划都能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
他透露,目前华润医疗和华润置地在多个一、二线省会城市研究共同开发的可行性。具体来说,华润医疗将为置地的屋苑住户提供医院的绿色通道,还可以为高端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家庭保健服务。
可以预见。一个医疗地产的全新拓展模式将在华润医院的领土上遍地开花。
拒走“华源”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