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第277号实况报道,头痛是位居神经系统最常见疾病。研究显示,全球10%的成年人患有偏头痛(Migraine)。报道说:“尽管头痛病症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但是却没有被充分的认识、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有专家分析表明,人类中白种人偏头痛发病率较高。一项调查分析显示美国成年女性偏头痛的发生率为17.6%,而男性仅为6%。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对中国18岁~65岁人群调查显示,紧张性头痛人群所占比例高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占10.77%,而偏头痛约占9.3%;随着现代社会脑力劳动不断加强,中青年偏头痛已成为新的一族。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已成为神内科各种疾病的多发症,尤其是周期性发作的典型性偏头痛、丛集性偏头痛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严重者导致头部循环系统受损。头痛本身属于疾病的一个症状,轻度头痛一般药物可以缓解,而重度头痛及多发性偏头痛临床上也是颇为棘手的症状。
2015年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和美国头痛学会(AHS)专家组分析了历年发表的关于偏头痛的用药研究,总结概括了防治成人发作性偏头痛的用药指南,曲坦类药物成为急性治疗偏头痛的首选药物。在我国头痛药物主要是非甾体镇痛和曲坦类药物。
曲坦类药物主导市场
2016年1月,FDA批准了两款治疗偏头痛新药,属于曲坦新给药技术;第一个药物是AvanirPharmaceuticals, Inc的舒马曲坦(Sumatriptan)吸入粉雾剂,商品名Onzetra Xsail。第二个药物是印度阮氏瑞迪博士实验室(Dr. Reddy’s Laboratories Ltd)的舒马曲坦(sumatriptan)注射剂,商品名Zembrace SymTouch。两个药物批准了适用于治疗严重偏头痛。偏头痛患者中多数生活繁忙,快速止痛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新剂型比传统剂弄格外重要。
舒马曲坦是高度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速、耐受良好、可持久缓解病痛的特点,短时间可逆转偏头痛时颅内血管扩张,减轻血浆蛋白外渗,从而改善脑血流量,缓解偏头痛的症状。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的治疗。
对于偏头痛而言是一个古老病症。伴随着偏头痛发病率的不断增多,曲坦类药物在国外市场的表现颇为乐观,2015年全球治疗神经痛的药物已达到了60亿美。用于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占据了神经痛市场的五分之一,在原研药专利期满仿制药上市的情况下,原研市场处于一波三折和总体下滑态势;其主要品种是依来曲普坦(Relpax)、舒马普坦(Imigran)、夫罗曲坦(Frova)、利扎曲普坦(Maxalt)、佐米曲普坦(Zomig)和舒马普坦萘普生(Treximet)。20世纪90年代缓解偏头痛的曲坦类药物问世后,目前还没有发现具有突破性的偏头痛药物。最新的美国头痛学会/美国神经学学会发布的偏头痛治疗指南所推荐的药物依然是曲坦类、麦角胺及非甾体抗炎药等老药,可见偏头痛是一种医疗需求远未得到满足的疾病。

国内对曲坦类药物提高认知度
近年来,国外的曲坦类偏头痛治疗药物在不断推陈出新。虽然与一夜暴富的吉利德的Sovaldi大相径庭,但仍然表的风风火火。而这一类药物在中国颇有“水土不服”现象。
随着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发布的2011年版《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推出后,逐渐发挥了指导作用。2014年7月,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将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的适用人群从“用于成人有或无先兆的偏头痛发作的急性治疗”变更为“用于成人及6~17岁儿童有或无先兆的偏头痛发作的急性治疗”。一方面受益者群扩展,也推动了曲坦类偏头痛市场。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HDM系统数年据显示,2015年三级公立医院曲坦类总体市场已达到2590万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29.48%,2011~2012年增长率最高,超过了200%,“十二五”计划期间的五年中,曲坦类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