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药大省依然强大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制药企业共计6154家。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制药工业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企业数量最多的前十个省份共占全国制药企业总数的64.40%。其中江苏省企业数量最多,共735家,占全国制药企业的11.94%,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河南省紧随其后。
拥有全国最多制药企业的五个省份,在工业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利润总额方面同样占据全国前五名。但在这五个省份中,也存在两个梯队,其中山东省与江苏省在这三方面的数据上相差不大,而浙江省、广东省和河南省大约仅为他们的一半。
中西部产业呈现高增速
2011年,全国制药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9.33%,15个省、市、自治区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56.77%,紧接其后的是吉林省、安徽省、四川省和辽宁省,这四省的同比增长都超过了40%。
虽然从工业销售产值来看,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中除四川省居第7位外,其他11省、市、自治区排名最高18名。但若以同比增长来看,前20省、市、自治区中西部12省占了一半,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新疆自治区、贵州省、广西自治区、青海省7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5个传统制药大省除位于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同比增长全国排名第6外,其他4个沿海省份分别为江苏省排名15,山东省排名18,广东省排名21,浙江省排名23。
2011年,全国制药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8.75%,13个省、市、自治区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有中部的河南省,以及西部的6个省、市、自治区。同比增长最高的是吉林省,为61.56%,其次是内蒙古自治区同比增长了55.29%,河南省和四川省增速也超过了40%。
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则明显低于工业销售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全国平均水平仅为23.24%。但内蒙古自治区同比增长达161.34%,当然,这与其2010年的基数较小有关系,到2011年,其利润总额在全国制药工业占比1.56%。另外,广西自治区、青海省、吉林省和陕西省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较快,分别为84.96%、77.50%、68.93%和60.53%;同比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自治区达17个,其中西部12省占据其中7席,且均为前10名。但由于有6个省、市、自治区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出现了负值,拉低了全国平均水平。
从工业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长可见,高增长的地区已经向中西部转移。其中有东部沿海地区各种成本不断上升,而导致的产业转移,也有如逃避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等其他原因。
山东:总量第一,增速表现平淡
山东省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制药大省、强省,拥有611家制药企业,为全国第2,但其工业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均位于全国之首。
然而,2011年山东省的工业销售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工业销售产值达2092.95亿元,同比增长26.97%;主营业务收入2076.39亿元,同比增长27.67%;利润总额224.25亿元,28.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东省的产业结构稳定,各行业间的产值占比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中药饮片、卫生材料、医疗仪器3个子行业同比增长明显慢于全国平均水平,制药机械同比增长领先全国平均水平较多,其他子行业工业销售产值的同比增长大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河南:传统大省中增长最快
“中原崛起”计划提出将近10年,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制药大省,2011年除了在各指标的总量上列于前位,其工业销售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长也是相当的快。其中工业销售产值达1037.34亿元,同比增长38.83%,全国第6;主营业务收入886.02亿元,同比增长42.83%,全国第3;但利润总额113.66亿元,20.5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河南省的化学原料药增长迅速,达43.47%,化学原料药在整个制药工业中的总产值占比也略有上升。同时,化学制剂、中成药、生物制剂等子行业却出现了占比下降的情况。这也基本能解释河南省在工业销售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却低于全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