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军,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周宏灏院士等出席授牌仪式。“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管理局2013年9月批准成立,首批试点单位包括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等三家医疗机构,涉及基因测序等内容。
“现代检测技术正不断推动现代医学发展,以基因组学研究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为重要手段的个体化医学检测,带来了个体化医疗,并呈现出了无限的生命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包括基因测序在内的个体化检测也必须要依存于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个体化检测的质量才能得以保证,才能健康平稳发展。”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军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基地的成立,定期举办组织一些培训、研讨、交流、展示等活动,既成为凝聚个体化医学检测专家的舞台,也是推广、普及、规范个体化医学检测的技术平台,不断完善个体化医学检测相关的管理办法、技术指南、操作规范,共同推动全国个体化医学检测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个体化医学是一种根据对病人的基因、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的分子进行分析而量身定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俗来说,通过基因测序分析评估可能罹患的疾病和预测不同病人的药物效应。并指导临床医生为可能病患提出建议或在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时针对患者独特的遗传变异特征选择治疗方式、药物和剂量,即使是治疗同一种疾病,或是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医生也可能根据病人的遗传背景来选择最合适、最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药物和剂量。在未来“定制医疗”时代的个体化医学中,医生可根据基因检测预测不同病人的药物效应,据此指导病人合理用药,规避过敏反应甚至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避免医疗资源浪费;通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对罹患遗传疾病、先天性畸形的胎儿及早采取措施,避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整体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基因测序已被证明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技术,在国外已非常成熟,也是评估目前已知遗传疾病的最好方法。专家称“如果导致某种疾病的基因能够被发现,并且提早预防或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则可以更加有效。”未来开展通过基因测序的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是临床个体化医学的大势所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