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朗玛信息与贵州省卫计委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该协议约定朗玛信息与贵阳市卫计委联合发起设立互联网医院,充分整合贵阳市的医疗资源。今年4月,朗玛信息宣布与之合作的实体医院伙伴是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自2013年贵州省将大数据产业作为支柱重点发展以来,贵州的上市公司萌生了做“互联网医疗帝国”的雄心。2015年5月22日,贵州省首家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互联网医院上线,朗玛信息(300288,SZ)参与其中。三天后,以糖尿病制药和医疗为特长的贵州百灵(002424,SZ)宣布与腾讯合作,未来将开展“互联网+慢性病”的远程医疗服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上述两家公司获悉,它们都希望通过抢占入口,积累大量医疗健康大数据,再基于大数据做增值服务。但朗玛信息在2015年一季报中表示,能否在医疗这个相对封闭的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互联网与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有医院落地是关键
朗玛信息移动医疗事业部副总经理梁刚称,在中国有90%人群在出现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时,不愿意到医院就诊。因为去医院要面临排队、挂号、划价、抓药等繁琐程序,而在药店买药又经常得不到专业医师指导,常常花冤枉钱买贵药。
2014年9月,朗玛信息与贵州省卫计委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该协议约定朗玛信息与贵阳市卫计委联合发起设立互联网医院,充分整合贵阳市的医疗资源。今年4月,朗玛信息宣布与之合作的实体医院伙伴是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按照朗玛信息规划,将首先在贵阳市的连锁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场所铺设远程医疗终端,通过设在实体医院科室里的互联网终端,为居民提供就近便利的远程诊疗服务,解决常见病诊疗需求等。
事实上,有资质的医院是设立互联网医院,开展远程诊疗的关键。国家卫计委此前表示,除了有资质的医院开展的远程医疗,互联网上不允许开展医学诊断服务,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那么大多数移动医疗APP平台,如果找不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落地,只能提供咨询类的“轻治疗”。
说起朗玛信息在贵州的远程医疗实践,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广东省二院)医疗拓展部主任张胜明很熟悉。他表示:“2014年10月我们的互联网医院上线时,贵阳市卫计委带队来考察,学习了这套模式。”张胜明是该医院拓展远程医疗方面的负责人。
实际上,“医院+药店+网络平台”的模式已在广东大面积复制。张胜明告诉记者,目前该医院已有1500个药店设置了网络终端,每天广东省二院接诊来自互联网端口的病人1000人次,是两个月前3倍,能处理约50种常见病和慢性病。“目标是在广东省建立3万~5万个终端,每天就诊人数2万~3万人。”
如何避免终端闲置?
据了解,广东省二院的互联网医院有三个利益主体,即医院、药店和互联网公司,且颇具互联网精神的是,免费、开放的原则贯穿始终。医生的在线门诊费是广东省二院来付的,不对患者收取;药店出诊疗场所,不收租金;互联网公司在药店和医院免费铺开终端设备。
理论上三方的合作,却能带来多赢。张胜明分析,对于药店而言,病人确诊后可以直接在药店买药,增加了销量;医院能合理引导需要去医院的患者与就近治疗的患者;互联网公司则能产生一系列增值服务。
朗玛信息在给记者的回复函中表示,朗玛信息将在互联网医院的终端点提供电子血压计、血糖仪、体脂秤、手环等便携和可穿戴设备。在采集用户生理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用户健康画像,并基于数据由互联网医院向用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比如设计一个APP,高血压患者可以在看病后购买相应的健康管理套餐服务,或是买到有针对性的医疗食品等。”张胜明认为,这些都让互联网公司实现从药店导流客户。
而现实表明,不少药店工作人员并没有积极引导顾客使用互联网医疗终端,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