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独家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本土政策带来机遇 亚洲制药业驶入双行道

2011-01-17

 
 
 

 

一方面,跨国制药公司在亚洲市场获益良多,另一方面,亚洲制药公司也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及其他问题(比如产品专利到期和行业研发产品数量减少)的影响,大药厂遭遇了命运多舛的局面。这些变化已经促使他们去寻找新的市场方向以及传统边界以外的商机。许多大药厂被吸引到亚洲地区,这多半是因为该地区有着尚未挖掘的潜力、较低的经营成本、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癌症和心脏病等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并购行为意图明确

  简言之,亚洲地区为跨国制药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不过,他们仍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德勤公司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业咨询负责人Reynold Mooney解释说,亚洲并不仅仅是一个单一市场,而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由于每一个市场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动力,跨国公司需要在特定的市场上适当调整他们的策略,以便有效地参与竞争。

  以赛诺菲-安万特公司为例,它在亚洲每一个市场上都通过收购行动实施品牌本土化。2010年初,该公司与我国浙江杭州民生药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这家法国公司还与印度孟买的Glenmark制药公司签署了许可交易协议,对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的新化合物实施开发和商业化。考虑到骨关节炎疼痛市场的规模大约在40亿美元左右,病人有4000万人,这项协议对赛诺菲-安万特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德国拜耳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了一些高增长的治疗药物,比如糖尿病药物阿卡波糖(acarboseGlucobay)和高血压药物尼非地平(nifedipineAdalat)。如今,中国市场已经占到了拜耳收入的3%

  事实上,许多跨国制药公司都在开始探索进入亚洲市场的途径。Mooney说,考虑到亚洲市场正在迅速发展,跨国制药公司尽早进入可以获得先发优势,这将让它们有机会获得经验,与亚洲市场共同发展。

  印度也是这样一个跨国制药公司希望重点关注的市场,这是因为该国具有低成本的生产、研究以及开发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市场逐渐成熟起来,外国制药公司将不得不打造它们自己的销售和营销能力。不过,Mooney指出,外国公司在亚洲市场上取得成功的模式将各有不同,而这取决于它们的市场进入战略。

  本土政策带来机遇

  有趣的是,各国政府制定的政策对于确保外国公司在亚洲获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当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和社会经济改革时,它为其制药行业吸引了国外大量资金,投资用于固定资产。中国政府承诺到2011年向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和全民医疗保险投入1250亿美元的资金,此举激起了外国公司的兴趣。

合并和收购(M&As)趋向也开始出现在日本市场上。在安倍政府执政时期,新制定的法律已经为外国公司收购日本公司打开了大门。这一举措为开发某些领域铺平了道路,比如为日本老龄化的人口开发药物和生产仿制药等等。此外,日本政府强势推动仿制药行业的发展已经吸引了许多国外制药公司进入该国。比如,印度Lupin公司通过收购日本协和制药公司80%的股份进军日本仿制药市场。

尽管如此,还有许多制药公司没有在亚洲开展业务,只有部分大公司似乎取得了实际的成果。2010年年初,辉瑞发表评论说,该公司预计其中国业务将至少增长25%。辉瑞已经计划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扩大其销售代表队伍(其中许多将是训练有素的医生)。到2011年,这支队伍要从177个城市的2300名代表增加到252个城市的3200名。

  辉瑞还将与日本武田制药公司联手,在中国销售后者的重磅炸弹级糖尿病治疗药物匹格列酮(pioglitazoneActos。另一方面,诺华在中国投下了1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并收购了中国一家私人控股的疫苗生产企业85%的股份。

  IMS Health公司负责亚太地区咨询和服务的副总裁Jan Williem Eleveld表示,目前,许多外国公司仍然处于追赶状态,它们正在探索如何进入亚洲市场。一些公司将M&As选择看作为增加亚洲业务的一种手段。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为特殊药品质量加上“安全锁” 实现“特殊监

  医药新兴市场争夺战需要速度和效率

  中医药参与医改成效初显

  2010年医药产品十大视点 立普妥领衔

  2010浙江省十大药品医疗器械典型案件公布

国内歌舞升平国际面临危机 品牌年代要勇敢走

国际标准是中医药国际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0医改亮点纷呈 2011冲刺三年任务目标

专家谈医改:政府保障公平 市场提高效率

全球疫苗市场2011战略趋势

世界制药巨头2010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综述与

2010全球生物制药R&D排行榜

基层常见病用药相机谋动

数字化将为中医药发展插上翅膀

“举国体制”支撑中药创新发展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独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