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又名上海市眼耳鼻喉科医院,成立于1952年,占地33亩,总院位于上海市汾阳路,是在一家犹太医院旧址上建立起的西医专科医院,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一所集眼科和耳鼻喉科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在"精诚 团结 求实 创新"的院训指引下,医院建院至今,医学大师和精英人才不断涌现,在几代医学工作者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该院的医学学术造诣深厚,其眼科和耳鼻喉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在专业领域内无可争议地位居全国前列。目前,眼科和耳鼻喉科均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同时也均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大医精诚,患者趋之若鹜,医院近65%的患者来自外省市。现年门诊量超过170万人次,年手术量接近9万人次(其中门诊手术量5.5万人次)。这与医院有限的建筑面积和员工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一方面,要保证一流的医疗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要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同时要兼顾公平原则,平衡好医生的工作压力和收入水平。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院长孙兴怀,从2005年执任院长至今,严格治院,积极改革,在上述三方面成绩斐然,治院经验丰富。为此,健康界对他进行了采访。
注重医患沟通质量
健康界:作为一名眼耳鼻喉科领域的专家,您对治疗这部分患者有怎样的心得体会?
孙兴怀:眼科和耳鼻喉科是医学领域的两大专科,也是本院的专长。我认为要提升这些患者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要关注他们罹患的疾病特点,以及目前医疗中存在的不足,因为这两者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看病的主要诉求。
首先,罹患眼耳鼻喉的疾病大多数都有心身疾病的特点,这些疾病的患者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眼耳鼻喉都是人体的特殊感受器,与头面部12对脑神经密切相关。一旦这些感受器受损,尤其是耳鼻喉的损伤,发病位置深且隐蔽,难以快速查明治愈,患者因此容易产生焦虑、忧郁的精神心理障碍,促使原有症状恶化和病情复杂化,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容易造成久治不愈的感觉。眼耳鼻喉科医生必须认识和重视这个事实,否则很容易产生医患矛盾。事实上,这几年伤医事件案例发生最多的科室就是耳鼻喉科。
其次,有些耳鼻喉疾病的诊治无法量化。那些能够通过视力或听力检查来量化的疾病,诊断治疗相对明确,但是对于那些无法量化的疾病,例如耳鸣,至今尚无任何一种方法能测出耳鸣轻重,医生就必须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一般来说,患者的主诉总是有一定道理的。对此,医生应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尽可能向患者解释,提供医疗救助。如果病症实在无法解释,或是医学目前尚无解决办法,应委婉解释,提醒患者定期观察,做好随访,患者也能理解。
有时,患者的主诉,不仅能帮助医生判断病情,还有可能推动医疗技术和服务的进步。我是眼科医生,眼科有一种常见的手术叫白内障人工晶体置换术。经过手术患者视力可达1.5。但是,有的患者术后还是感觉不舒服,看东西跟过去不一样,发亮,发蓝。这种主诉容易引起医生误解,因为视力检查是好的,自然认为治疗没问题。其实,后来认识到白内障手术后部分患者出现的蓝视症,发明了带中和蓝光的黄色人工晶体。另外一个例子,有些人主诉生活工作中视物模糊,但体检视力很好1.5,难以理解。结果是,研究发现1.5的标准视力,是在检查室内极清晰的对比度中测出的,而生活中并不是这么回事,存在不同对比敏感度,尤其是夜晚对比度降低后,原先检查的1.5视力可以降低到只有0.3。对于这样的患者,即使标准视力再好,在生活中也会觉得不适应。
所以,眼耳鼻喉科医生在为患者治病的过程中,要重视倾听患者的主诉,注意沟通方式,同时学会用整体观看待问题,耐心仔细分析病症,让医疗服务更加细化和人性化。
缩减病房床位量 扩大门诊手术量
健康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占地面积不大,面对庞大的患者流量,医院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