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医药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保监会制定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
规划指出,到2020年,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濒危中药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常用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中药材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质量持续提高;中药材现代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建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中药材保护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根据规划,未来5年内,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为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实施中药材技术创新行动,实施中药材生产组织创新工程,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构建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会根据《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地方和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发挥合力,努力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有助于中医药行业的深度发展,相关企业迎来实质性利好。渤海证券表示,中药板块已经是制药板块中估值最便宜的板块,估值优势凸显。但从业绩角度,行业收入增长放缓已是共识,特别是占行业收入比重较大的中药注射剂增速放缓拖累了整个行业的增长。因此从长期角度,行业的市场空间较大仍为确定性的,暂时性放缓有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和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分,建议优选个股和注意估值匹配度。
附全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5〕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医药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保监会《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4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医药局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财政部 环境保护部 农业部 商务部 卫生计生委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林业局 保监会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和发展中药材,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中药材保护、促进中药产业科学发展,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具有扎实基础。党和国家一贯重视中药材的保护和发展。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药材生产研究应用专业队伍初步建立,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监管不断加强,50余种濒危野生中药材实现了种植养殖或替代,200余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养殖,基本满足了中医药临床用药、中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具备有利条件。随着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特别是原料质量保障问题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中药材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对中药材资源保护和绿色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创新中药材生产和流通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中药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中药材保护和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部分野生中药材资源流失、枯竭,中药材供应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中药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重产量轻质量,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损害了中医药信誉。此外,中药材生产经营管理较为粗放,供需信息交流不畅,价格起伏幅度过大,也阻碍了中药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