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辉瑞与艾尔建合并 药企并购为哪般?

本周,总部在美国的辉瑞与总部在爱尔兰的艾尔建达成合并协议的新闻在医药领域刷尽存在感,究其原因,一方面,双方合并成功后,将诞生新的全球第一制药巨头,而双方各自的“明星产品”——伟哥与肉毒杆菌素也足够吸睛。另一方面,双方合并为辉瑞公司将总部迁至爱尔兰,借此“避税”打开局面,甚至引发了政府部门的关注。事实上,在巨大的新药研发成本面前,合并、收购从来都是医药企业生存发展的良策。背后,优化产品结构、避税等都是目的。

1123日,美国最大制药商辉瑞公司宣布将与知名肉毒杆菌生产商艾尔建公司达成合并协议,双方董事会一致同意批准该合并协议,该合并项目的金额也达到了创纪录的1600亿美元。这一合并行为也意味着,新的全球制药巨头即将诞生。据悉,这项合并方案仍需要通过美国及欧盟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预计将于2016年下半年最终完成。

在制药企业中,类似的合并行为并不少见。尤其是近几年,在华动作频繁。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认为,外资药企现在面临的内外环境并不如前。一方面,专利药品集中到期,外资药企以往依靠专利药品维持的高投入、高收入的经营业态恐难以为继,企业开始另寻他路,包括聚焦某些业务领域,如罗氏向肿瘤药物,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剥离其他业务。把盘子做大、开始做仿制药等都是企业的选择。另一方面,就国内环境而言,长期以来对原研药的优待不再,单独定价权取消,招标压价严重。

专注优势业务

面临诸多压力,调整业务是不少药企共同的选择,部分药企已经开始陆续抛售即将到期的专利药来优化产品线,专注于某些领域。在国内,药品分为专利药、原研药、仿制药。其中,专利药价格贵,全球几乎是统一价格,但过了专利期后,仿制药上市使专利药大幅降价。除了专利药外,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价格差距巨大,有的甚至达到数倍,原研药概念的存在,该类药品享受着高价格和高利润。

【代表事件】

2014

诺华收购GSK肿瘤药品

诺华斥资145亿美元收购GSK肿瘤药品,并将自身疫苗业务以71亿美元外加专利使用金出售给GSK

2014

诺华与礼来达成合作

诺华的动物保健业务以5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礼来。通过置换或剥离,药企得以聚焦于某些领域。

实现产品多元化

【代表事件】

2009

辉瑞收购惠氏,并将婴儿食品部出售给雀巢

以辉瑞为例,在2009年收购惠氏,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大的外资企业。之后,辉瑞以118.5亿美元将惠氏奶粉—辉瑞婴儿食品部门出售给雀巢,用当时雀巢首席执行官PaulBulcke的话说,“辉瑞婴儿奶粉85%的市场在新兴市场,将令我们目前的奶粉部门业务变得完美”。对辉瑞而言,收购惠氏后,保健食品市场的持续赠长也为其带来了回报。在原有工厂的基础上,辉瑞今年6月份也在苏州投建新厂,以满足中国及亚太地区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201411

拜耳收购滇红药业,拓展OTC业务

无独有偶,201411月,拜耳和滇虹药业同时发布公告,宣布拜耳已完成对滇虹药业所有股份的收购,收购价格为36亿元。而对于此举,拜耳方面表示,此次收购将有助于拜耳在华OTC业务的发展。早在20145月,拜耳就以1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药厂默克的消费医疗保健业务,该交易也使前者成为全球第二大非处方药销售商。

20151

美敦力与柯惠医疗合并变身全球最大医疗器械公司

另外,今年1月,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公司宣布完成对柯惠医疗公司的并购,交易总额约为499亿美元。该交易也使美敦力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原美敦力公司的优势产品主要体现在心脏血管和外科的解决方案方面,与原柯惠医疗产品几乎并无重叠,此次合并能够更好地形成两家公司的协同效应,整个产品线也将覆盖整个医疗流程。

助力避税

【代表事件】

20151123

辉瑞与艾尔建合作,实现税收倒置

必须承认,一些药企的合并可以间接实现避税的目的。以辉瑞与艾尔建的合作为例,艾尔建总部设在爱尔兰都柏林,根据协议,双方业务将被合并至目前规模较小的艾尔建公司旗下,从而为辉瑞公司将总部迁至爱尔兰,实现税收倒置(所谓税收倒置,是指在美国注册的公司收购低税辖区内的公司,然后把总部转移到海外,借此“避税”)打开局面。据了解,目前美国的企业税率为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疗器械行业整顿:生产违规将成为整治重点

  新药试验数据造假频发:研发外包行业门槛低

  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

  艾伯维:修美乐之后的猜想

  肿瘤领域会成为下一个移动医疗的爆发窗口吗

  怎样才算合理用药?

  2016,影响处方药销售的5大关键

  医疗机器人千亿级市场在望 已到产业暴发临界

  乡医院人才流失 两年无外科医生

  医药代表成为正式职业 行业制度亟待建立

三大并购浪潮推动医药产业发展 明年规模将更

为了更好的医疗体系打拼,谁来服务医生?

从医生管医院的时代该结束了说起

自由执业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

合理检查——医疗控费的下一站

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亟待四大配套机制

医疗大数据何去何从 听听几位大咖的前瞻

公立医院改革 旧脑筋需要换一换

体检行业大战打响!爱康国宾私有化被阻击后

戈谢病治疗市场规模到2024年将达到11.6亿美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