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品名
Saphris
2 CAS登录号
85650-56-2
3 化学名
(3aRS,12bRS)-5-氯-2-甲基-2,3,3a,12b-四氢化-1H二苯并[2,3:6,7]氧杂卓并[4,5-c]吡咯 (2Z)-2-丁烯二酸 (1:1)
4 开发与上市厂商
本品由欧加农公司(Organon;现默克;合并前先灵-葆雅)研发,于2009年10月22日首次在美国上市。
5 适应证
本品适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有或无精神病特征的双相I型障碍相关躁狂或混合性发作的急性期治疗。
6 临床评价
精神分裂症
3项固定剂量、短期(6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和活性药物对照(氟哌啶醇, 利培酮, 奥氮平)研究在精神分裂症急性加重的成人患者中评价了本品的疗效。
其中两项研究显示本品的疗效优于安慰剂。一项6周研究纳入174例患者,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评分上,本品5 mg、一日2次在统计学上优于安慰剂。另一项6周研究纳入448例患者,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评分上,本品5 mg、一日2次在统计学上优于安慰剂。本品10 mg、一日2次较本品5 mg、一日2次无额外获益,且与安慰剂相比无显著差异。
双相障碍
两项为期3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和活性药物对照(奥氮平)研究在有或无精神病特征的急性躁狂或混合性发作的双相Ⅰ型障碍成人患者中评价了本品用于治疗急性躁狂的疗效。
两项研究中,所有患者都随机给予本品,起始剂量10 mg、一日2次,第2天起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剂量可在5~10 mg、一日2次的范围内调整。90%的患者保持10 mg、一日2次的剂量。根据Young躁狂量表(YMRS)总评分和临床总体印象-双相量表(CGI-BP)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躁狂),两项研究中本品在统计学上均优于安慰剂。
7 不良反应
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本品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5%且至少为安慰剂的两倍)有静坐不能,口腔感觉减退和嗜睡。因不良反应的停药率本品组约为9%,安慰剂组约为10%。本品组导致停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1%。
在双相性精神障碍研究中,本品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5%且至少为安慰剂的两倍)有嗜睡,头晕,锥体外系症状(静坐不能除外)和体重增加。因不良反应的停药率本品组约为10%,安慰剂组约为6%。本品组导致停药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且至少为安慰剂的两倍)有焦虑(1.1%)和口腔感觉减退(1.1%),而安慰剂组为0%。
8 注意事项
黑框警告:痴呆相关精神病老年患者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死亡风险升高。本品未获准用于痴呆相关精神病的治疗。
脑血管不良反应:痴呆相关精神病老年患者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脑血管不良反应(如卒中,短暂性缺血发作)发生率增加。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服用包括本品在内的抗精神病药可能引起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应立即停药治疗并密切监测。
迟发性运动障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会发生可能不可逆的不随意运动。若服用本品的患者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应考虑停药。
高血糖和糖尿病综合征:开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糖尿病综合征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开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有糖尿病综合征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在治疗开始时和治疗期间定期进行空腹血糖检测。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应监测高血糖症状。治疗期间出现高血糖症状的患者应进行空腹血糖检测。
直立性低血压和晕厥:本品可能在一些患者中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和晕厥,尤其在治疗早期。已知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患者,先前未接受过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慎用本品。
白细胞减少,中性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包括本品在内的抗精神病药与白细胞减少,中性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有关。先前白细胞计数(WBC)低的患者或有白细胞减少/中性白细胞减少史的患者应在最初的数月治疗期间经常监测全血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