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癌症科学研究所(CSI Singapore)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Leo1基因的增加,可影响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直接相关的其他基因,从而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包括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髓系原始细胞克隆性恶性增殖性疾病。是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群,它可以由正常髓系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造血祖细胞恶性变转化。
在CSI Singapore高级首席研究员和执行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研究所主任Chng Wee Joo副教授的带领下,科学家们发现,抑制Leo1和Leo1下游信号通路,可为AML的靶向治疗提供一种途径。
此外,这项研究首次表明,PRL-3蛋白在核糖核酸(RNA)相关过程的调控中发挥作用,这一结果可有助于我们理解“该蛋白如何有助于肿瘤进展”。该研究小组的工作,是第一次在白血病中大规模地定量调查PRL-3所调控的蛋白。
我们知道,PRL-3的表达升高与许多癌症类型的进展和转移有关,包括胃癌、卵巢癌、子宫癌、肺癌、肝癌和乳腺癌。特别是,在大约一半的AML患者中,PRL-3蛋白是过度表达的,并与不良预后有关。Assoc Prof Chng及其研究小组首次报道称,PRL-3蛋白表达在大约47%的AML病例中是升高的,而在骨髓中的正常骨髓细胞中则不存在。因此,PRL-3被视为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
此前,对于PRL-3机制的研究是有限的。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新的、先进的SILAC型质谱分析法,以一种更全面的方式来确定PRL-3诱导的所有蛋白质变化。利用这种方法,他们发现,Leo1基因作为PRL-3磷酸酶的一个全新靶点,能够抑制Leo1以及Leo1下游信号通路,可为AML患者的PRL-3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
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该研究小组正在验证Leo1下游几种重要的蛋白质,是否可用作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标,改善PRL-3高表达的白血病治疗。
Assoc Prof Chng说:“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PRL-3对于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生物学意义,因此可能是一个有用的治疗靶标。在当前的研究中,我们采取进一步的研究,理解PRL-3如何赋予白血病细胞癌症的性能。这为根据机理合理地设计治疗方法,提供了一个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将开发生物标志物,来更好地为患者选择疗法,因此,有助于白血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