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全球植物产品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虽然全球经济不景气,但国际市场植物产品的销售仍保持稳步上升。在当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自我保健的形势下,这种增长趋势仍将持续,预计到2015年,全球植物产品市场将达到930亿美元。

美国

美国2010年草药补充剂销售额超过50亿美元,同比增长3%。销售额迅速增长的推动力是二战后人口飞速增长期间出生的那一代人,他们想保持健康的体魄,安享晚年。美国植物协会执行董事Mr.Blumenthal认为,“妇女更年期、男人前列腺和心血管疾病”等问题促使消费者寻求植物药的治疗。因此,治疗各年龄段不同群体健康问题的植物产品荣登2010年美国销售排行榜。比如在食品、药品及大众市场(Food,drug and mass market,简称“FDM”),销售额增幅明显的有黑升麻、蔓越橘、姜。有意思的是,在经济衰退时期,这些产品增长显得尤为突出。在天然保健品市场销售额增幅较大的植物药有白藜芦醇、甜叶菊和姜黄。

欧盟

欧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营养品市场。

欧盟各国常见的健康隐患反映了老龄化及工业化的突出问题。“最重要的健康问题包括超重/肥胖,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等。与化学药物相比,植物药安全健康,副作用相对较少。”德国咨询公司Analyze & Realize的总裁Mr.Gruenwald说。

目前欧盟畅销的植物产品有人参、紫锥菊、银杏、贯叶连翘和仙人球。但是,《欧盟传统药注册程序指令》要求“有药物活性的植物药要按照药品进行注册”,意味着许多已经作为补充剂上市的草药需要进行注册。“这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很少有企业拥有雄厚的财力进行这项投资。”Mr.Gruenwald说。这无疑将使欧盟草药市场的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

巴西

另一个令人瞩目的植物产品市场是巴西。经济相对稳定,工资上涨,使得人们对膳食补充剂的教育及消费需求也日益增长。“巴西正在经历一个经济快速增长期,因此健康产品及美容产品的消费呈上涨趋势。”RFI Ingredients公司商业及产品开发部副总裁Mr.Altaffer说。

Mr.Altaffer认为,巴西面临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同样的健康问题,包括肥胖/超重,疲乏无力,精神压力大,心脏问题,免疫力低下等。解决这些问题的畅销植物产品有瓜拉那(野莓)、金虎尾、阿萨伊、卡姆卡姆等。巴西的老年人是推动消费的主力军,60岁以上的老年人消费对巴西总收入的贡献约为13%。

但是机遇也伴随着挑战。南美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巴拉圭、智利和乌拉圭,正联合制定一致的法规政策。新的法规意图使巴西“与美国和欧洲的监管情况相一致。”Mr.Altaffer认为,巴西努力建设一个共同的监管环境会使局面变得更复杂,比如补充剂必须在ANVISA(巴西健康食品及健康服务监管机构)注册证明其安全性/毒性,疗效等。

印度

“亚太市场主要靠中国和印度拉动。到2015年,其增长率将设置为最高的年复合增长率近11%。”Global Industry Analysts最新报告预测。

亚太国家有很多共同点,包括长期使用植物药的传统,经济增长及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迁到城市。“大批人群的迁移加速了压力过大、肥胖及高血压等健康问题的产生。因此,人们更多地关注保健及预防护理。”印度喜马拉雅草药医疗首席执行官Nabeel Manal说。圣罗勒、楝树、姜黄和有“印度人参”之称的睡茄,在印度是有名的调节生活规律的草药。

不断发展的零售环境也促进了包括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的植物药销售。例如,农村和城市均开设了大型超市、连锁店和购物中心,这种现代零售模式(MRF)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商品可视性,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可阅读标签上的信息,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印度草药补充剂的销售。

随着印度植物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市场监管力度也在增加。印度的中央监管委员会负责新草药补充剂的审批,制定药品和辅料质量法规,要求企业上报每个产品的微生物计数和纯度,而且所有生产商必须定期检查是否严格遵守GMP。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复方药引导新药研发多元化

  明胶5倍暴利滋生大量非法作坊

  胶囊价格上涨将超两成 上下游仍在整顿

  四大趋势或将主导制药工业行业未来

  制剂国际化坚冰已破 多方借力待发展

  医院基药如何做到有备无患

  限抗令细化 抗菌药物市场呈三大趋势

  15家制剂企业踏上国际化征途 打入发达国家高

  药品流通价新法暂缓 替代性措施已出台

  质量风险管理:GMP规范落脚点

国内制剂向西方出口 成果已经显现

利润引诱原料药巨头进军制剂市场

缺乏统筹规划 医疗信息化系统宛如信息孤岛

中国药物研发从单向引进走向国际化

我国四大类药物成胶囊化药市场主力

“限抗令”加码 药企夹缝生存求转型

进军资本市场步伐加快 医药企业上市难度变大

迷茫与憧憬:互联网时代药品服务与市场监管

WHO药品定价政策指南:基药是否该免税

新医改演变:政策倒逼致行业价格战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