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大量的并购案例出现,使得优质的医药标的越来越少。但是2016年GMP改造大限一到,又会释放出很多优质的标的,所以企业现在都在备战并购整合。”
5月5日,上市药企片仔癀和太龙药业同日宣布,分别联手金融投资机构设立医疗产业投资基金,并各自成立合资公司,以此发力医疗产业投资并购。
事实上,去年以来,国内医药市场先后有十余家上市药企成立医疗产业并购基金,并购基金规模早已超百亿。与此同时,部分上市公司亦通过设立投资基金、直接并购医药标的等方式跨界布局医疗市场,医药行业并购空前活跃。
“在政策的推动下,医疗行业的并购整合是大的趋势,药企设立基金参与并购实际上是抢夺市场份额。”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告诉记者:“前两年大量的并购案例出现,使得优质的医药标的越来越少。但是2016年GMP改造大限一到,又会释放出很多优质的标的,所以企业现在都在备战并购整合。”
医疗产业并购凶猛
公告显示,片仔癀此次结盟的对象为兴业证券的全资子公司兴业资本,双方合作设立兴业片仔癀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并发起设立兴业片仔癀医疗健康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其中,基金规模为5亿元,以投资于有潜力的医疗健康行业企业为主。
无独有偶,太龙药业5日亦发布公告称,公司参股40%的子公司太龙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出资参与发起设立健康产业并购基金——南京太龙金茂医药产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据悉,该基金的总承诺出资额为3亿元,主要对医疗健康产业成长型企业进行以股权、可转债为主的投资。
“一般的药企擅长实业不擅长资本运作,跟投资机构合作的话,一方面能提高自身融资能力,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去找到优质的并购标的,双方是互补的一个合作。”和君咨询医药并购部投资经理张琦向记者说道。
据了解,目前A股上市公司参与的产业并购基金,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与券商联合设立并购基金,第二种是联手PE设立并购基金,第三种模式是联合银行业成立并购基金。
在2013年,国内医药市场仅有京新药业参与并购基金合作,并借此整合A股医药类上市公司。此后,A股医药市场悄然刮起投资并购基金以购买资产的风气。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到去年12月,A股参与设立医疗并购基金的上市药企有12家,设立的并购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20亿元。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包括阳普医疗、上海凯宝、沃森生物在内的8家上市药企参与设立医疗产业并购基金,且基金规模皆上亿。其中,部分公司成立基金是为了并购特定的标的,而部分公司成立基金则为了进行一系列的并购。
“目前,国内医药企业有四五千家,但是规模普遍不大,最大的企业是几百亿的销售额和七八百亿的市值。相比发达国家几千亿的市值,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还需要进行并购整合。”九鼎投资合伙人吴清功告诉记者,如今,药企成立并购基金的目标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为了向下游延伸,实现从制造到医疗服务全覆盖。第二类是对医药企业的横向并购,以此拓展企业的产品线。第三类是业务竞争对手的并购,属于战略并购。
产业整合大势所趋
根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2014年,国内医药行业宣布并购案例343起,已公布金额累计130.29亿美元。其中已完成的并购案例为119起,已公布并购规模累计达到72.14亿美元。
“医药市场是一个刚性的市场,始终保持双位数增长,资本运作的风险比较低,比较受资金青睐。加上以前医药行业全面放开、审批放松,新兴的企业迅速增多,导致市场非常混乱。现在政策鼓励行业并购整合,产业整合刚刚起步。”史立臣向记者说道。
资料显示,2013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医疗健康行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去年,由工信部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也指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