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西南部主要药物分销,“百信”药房零售,“正红花油”药油制造企业百信药业在香港招股上市,发行250百万股新股,招股价每股1.0~1.4港元,按中间价1.2港元计,集资净额约为249.4百万港元。集团如无超额认购上市后已发行股份约为1,000百万股,按中间价集团市值将为1,250百万港元,暗示一四年历史报告市盈率为22.3倍(不计商誉减值和可转优先股减值等等一次性损益的核心市盈率估计大约为12倍)。截至认购日期为六月十二日正午十二时。保荐人为光大证券(601788)。
集团为一家中国西南部的综合医药公司,业务医药分销,自营零售,药油生产。一四年集团营业额¥847百万,增6.6%,因药油制造收入大增37.0%,至¥110百万。集团毛利¥182百万,增21.3%,因药物分销和药油生产毛利增加;毛利率21.5%,增0.26%点,因药物分销毛利率提高;留意毛利率上升带动盈利增长帮助极大。“正红花油”生产占集团毛利¥63.1百万(占比34.6%),“红花油”生产占毛利¥16.0百万(8.7%)。计入其他收入¥20.6百万,销售开支¥36.4百万,行政开支¥46.7百万后,经营溢利¥118百万,增14.5%,因销售开支受控。利息支出¥9.0百万,核心税前溢利¥109百万,增12.7%。利得税¥25.7百万。核心股东应占溢利估计为¥84百万,增6.3%。计入商誉减值¥4.7百万,可转优先股减值¥33.2百万后,报告股东应占溢利估计为¥45.9百万,跌27.1%。
预期在自营药房和药油生产带动下,一五年集团对外营业额或能达¥900百万,增6.2%;毛利率稍增,核心溢利大约为¥89百万,增5.9%,或每股¥0.089。中间价1.20港元暗示一五年预期核心市盈率10.8倍。盈利增长比较依靠药物分销毛利率提高,还有药房和药油分部增长。公平价值估计为一五年市盈率12倍,或每股1.32港元。给予此股“不予认购”评级。“正红花油”和“红花油”售价下跌,药物分销利润率下跌为主要风险。
国内西南部主要药物分销,“百信”药房零售,“正红花油”药油制造企业百信药业在香港招股上市,发行250百万股新股,招股价每股1.0~1.4港元,按中间价1.2港元计,集资净额约为249.4百万港元。集团如无超额认购上市后已发行股份约为1,000百万股,按中间价集团市值将为1,250百万港元,暗示一四年历史报告市盈率为22.3倍(不计商誉减值和可转优先股减值等等一次性损益的核心市盈率估计大约为12倍)。截至认购日期为六月十二日正午十二时。保荐人为光大证券。
集团为一家中国西南部的综合医药公司。集团的上游合并业务模式,涵盖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主要阶段:医药分销,自营零售,药油生产,争取于各业务分部的协同效应。
集团主要以批发方式将产品售予医药批发商,由集团的加盟商拥有及营运“百信”品牌旗下的特许经营零售药店,及通过政府为农村医药分销而安排的招标程序,售予四川省成都地区农村的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集团并无要求批发商遵守销售政策,对其亦无控制权。集团以“成本加成”方式,销售予医药批发商客户及特许经营零售药店。集团须通过政府招标程序以取得分销医药产品及医疗器械至指定农村地区之权利。该等农村地区之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向集团提供采购订单,而产品售价由相关政府机关厘定。
据独立市场研究机构南方所的资料显示,按以“百信”品牌经营的特许经营零售药店,一三年末集团在中国排名第三。集团为首家于成都地区从事农村医药分销的公司之一,按一三年销售额计,集团于四川成都的农村医药分销位居首位。截至一四年末,集团总共拥有27家分别位于四川、河北及湖北省的以“百信”品牌营运的自营零售药店。另外,集团有7家自营零售药店正在搬迁。集团已于搬迁后重开2家店铺、为2家店铺签订租约,并正在为另外3家店铺选址。集团的自营零售药房分部客户主要为居于集团的自营零售药店所在地理区域的独立客户。透过自营零售药店,集团向终端客户以“成本加成”方式出售医药及保健产品、医疗器械、药用化妆品及日用品。集团根据与加盟商签订之特许经营协议,向特许经营零售药店销售产品。集团的自营零售药房分部,向应商及制药商采购医药及保健产品及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