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生物3D打印已有盈利模式 器官打印仍存障碍

近期,一股3D打印概念新热潮席卷整个资本市场,赋予了人类对技术的无限想象。

有了3D打印技术,汽车可以打印出来了,房子可以打印出来,甚至连人体的各项器官也可以打印出来,并运用到临床医学当中。

但这些美好愿望的实现确实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与人体息息相关的生物医疗3D打印技术,实际的应用壁垒仍较高。据了解,目前国内诸多医疗行业上市公司还并没有生物3D打印技术的研究,而对于是否进入这一领域,一些公司负责人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上海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赵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D打印技术的发展对医药器械行业是一个突破性的技术革命,从长远来看非常有利。但目前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生物医学3D打印前景广阔

生物医学领域的3D打印,具体来说,就是以三维设计模型为基础,通过软件分离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的方法,用3D打印的方法成型生物材料,特别是利用细胞等材料的方法。

公开资料显示,现阶段,生物医学3D打印的应用主要包括:细胞打印、组织工程支架和植入物打印、假体打印和手术器械打印。

利用生物3D打印技术,国外的研究员已经成功打印出了包括人耳,骨骼以及心脏等器官,并且取得了临床试验上的成功,虽然目前并未推广开来,但前景却十分广阔。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徐铭恩公开表示,生物3D打印在药物筛选、手术导板、假肢假体等多领域的盈利模式已经形成。

不过,生物3D打印在医学中的应用,还需要多个国家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对这一项技术的认可。

“如果一样东西或技术要用到人体上,对它的监管会非常严格。但这件事情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些认证增加了技术进入这个领域的难度,但是一方面一旦进入了这个领域,就会形成壁垒。形成壁垒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就是高利润,而且是能长时间维持的高利润”。徐铭恩表示。

萌芽中的萌芽

无疑生物3D打印技术对将对生物医药行业带来重大的改变,如同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变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一样。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生物医药领域运用3D打印技术来未人们提供便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生物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中还没有一家进行生物3D打印技术的研究。赵冰表示:“对生物3D技术的研究目前主要还是在研究院的阶段,而上市公司的目标是盈利。”且这些技术的成果在目前的实际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尚未得到监管机构的认可。

前述医药行业研究员赵冰表示,目前生物3D打印技术主要运用在骨骼、齿科等,短期来看,还处于“早期的早期阶段”,原因主要在于,第一,目前 3D打印在医疗上的应用还处在实验阶段,并没有推广开来;第二,医疗器械行业有它的特殊性,要运用到人体上需要大量的国家审批手续。

虽然如此,记者仍然发现,包括新华医疗、通策医疗等上市公司正在研究数字化口腔科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其中,采用3D 激光扫描,获取口腔精准的数字化模型的方法的包含生物3D打印技术。

但对于是否进入到纯粹的生物3D打印技术这一领域,涉及的公司相关关负责人却表示了否认。

对此,华北某证券公司生物医药行业资深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D打印在医学中的应用相对较严谨,目前还没有一个法律法规来规范。“3D打印的器官需要国家医疗器械制度和法律的审批,这个过程非常复杂,而且风险较高。”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西宁医改多项措施居全国前列 报销比列可达9

  挂号网凭什么融资1亿美元?3个时间节点是关

  半导体测序荣获法拉第奖,可用于疾病预防与

  温医-康乐小分子新药研发中心昨成立

  沃尔玛你要闹哪样?盘点跨界医疗“新玩家”

  埃博拉警报不断升级 预防与检测题材值得关注

  诺华与印度药品价格局因扶他林降价问题对簿

  阿里健康首次公开亮相 健康云引领医疗数据服

  湖北:允许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直接参与议价采

  网售处方药或明年开闸 药企扎堆进入可穿戴领

微信布局在线医疗 百家医院转型“智慧医院”

美国第二起本土感染病例引关注 埃博拉死亡人

广东将开展防控登革热科技攻关 中医药效果明

发改委首次回应价格司官员被查:继续简政放

挂号网新一轮总融资额超过1亿美金 腾讯领投

新型艾滋病快速检测CD4细胞计数系统BD FACS

移动医疗健康领域年度最高级别盛会即将启幕

专家建议设立中医药全球化专项基金 争取广泛

多家药企产品入选抗埃博拉登革热推荐用药

联合国:必须在60天内控制埃博拉病毒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