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A完成了一项单剂量仿制药Budeprion XL 300 mg(缓释丁氨苯丙酮盐酸化物,由Impax实验室研发,Teva药业生产销售)以及品牌药Wellbutrin XL 300 mg (Biovail)的头对头生物等效性研究。FDA最终得出结论,仿制药Budeprion XL 300 mg与品牌药Wellbutrin XL 300 mg(Biovail)不具有治疗等效性。FDA因此改变了对缓释bupropion药物生物等效性的推荐,并要求其他药企对其生产的Budeprion XL 300 mg药物展开附加生物等效性研究。
在Budeprion XL 300 mg 2006年末获批后的一年里,它成为媒体争相关注的对象,用药从Wellbutrin XL切换到这个仿制药的患者因严重抑郁症而接受治疗这样的不良事件时有披露。Budeprion XL 300 mg的获批是基于Budeprion XL 150 mg和 Wellbutrin XL 150 mg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结果,这些结果被外推至300-mg产品。而我们的新数据则提供了300-mg规格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的直接比较结果。
根据现行的FDA药品评估与研究指南,两种药物必须具备反应显著一致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如仿制药参考比率的全部90%置信区间应落入生物等效性80~125%的区间内,才可认为两者具有生物等效性。在FDA生物等效性研究中,Budeprion XL 300 mg规格的药物并未达到上述标准,这一研究招募了24例禁食的志愿者,并对其运用单剂量交叉设计[视Bupropion (Budeprion XL 和Wellbutrin XL)的平均血浆浓度]。血浆浓度标绘仪绘出的曲线下面积代表了给予仿制药后丁氨苯丙酮随时间的吸收范围,大约为品牌药物的86%,但相应的90%置信区间为77%至96%。此外,服用Budeprion XL 300 mg药物之后的血浆浓度的平均峰值(cmax)仅为服用Wellbutrin XL 300 mg药物之后的75%(90%置信区间,65~87%)。对于确定的研究参与者,研究人员观察到服用Budeprion XL 之后的cmax及血浆浓度曲线下面积低于Wellbutrin XL值的40%。丁氨苯丙酮的主要活性代谢物羟基丁氨苯丙酮的cmax值,同样达不到FDA的生物等效性标准。
研究者观察到Budeprion XL 300 mg 和Wellbutrin XL 300 mg之间的其他主要差异包括达到血液药物浓度峰值的时间(tmax)。虽然FDA指南并未将tmax值作为盐酸丁氨苯丙酮药物生物等效性的标准,但Budeprion XL药物(4 h)的tmax比Wellbutrin XL(5 h)更短。研究人员在150-mg规格药物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发现tmax值存在相似的差异,最初正是将其研究结果外推至Budeprion XL 300 mg药物。但因为150-mg规格药物的曲线下相对面积及tmax值落入FDA参数范围内,同时因获得这一药品体外试验数据的支持,Budeprion XL 300 mg规格药品因此得到批准。
数据外推导致了Budeprion XL 300 mg规格药物的批准,这种方法应在历史范畴内加以应用。当Wellbutrin XL 300 mg规格仿制药在2005年得到FDA审批时,每年会产生超过1100万例品牌药处方。积极推动发展仿制药,以及必需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是满足严重性抑郁症日益广泛的治疗需要的重要支柱。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