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历经30年 中医药法能否解决中医药窘境

历经数十年的努力,中医药立法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从酝酿到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医药立法在充满曲折的道路上艰难行走了30多年,尽管有反对的声音,但外界普遍认为,中医药立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消息一出,中医药界人士备受鼓舞。

中医药之殇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被后人广泛传颂的张仲景、扁鹊、华佗、李时珍等名家至今还萦绕在中国老百姓的耳畔。然而,有着5000年历史的中医药文化走到现在却饱受争议。一方面,中医药被冠以各种各样的标签,非科学、伪科学、江湖骗术……另一方面,中医药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确实起到了西医药起不到的特殊作用。

面对中医药的窘困,中医药立法能否起到根本的“治疗”作用?

对于中医药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刘珊从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外因两个方面对中医药目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她认为,中医药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观念问题,民族虚无主义导致人们普遍轻视中医其次,“两法一条例”(《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和《中医药管理条例》)对中医的发展并没有太大帮助。中医与西医不同,中医讲究师承,这就让中医的职业医师认定不像西医那么容易;中药与西药也有本质区别,《药品管理法》是参考西医标准制定,其有些地方并不适用于中药《中医药管理条例》也没有具体涉及到中医药标准等。同时,中医药的自身问题较多,突出的是中医药界在许多方面丢失传统、自贬身价、屈就西医。这些问题主要还是受外部环境影响造成,最大的问题就是严重西化,不利于传统医药学的继承。

值得一提的是,在几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历程中,中医在历史的几大瘟疫中还是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中医药在发展中暴露了不少问题,这也导致了中医药屡遭质疑与批判。

以推动废除中医而闻名的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功耀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药物”有法律概念和科学概念两种定义的方式。作为法律概念,医生自认为可以治病防病的东西,都可以叫做药。所以,中医给的“药”,尽管它们绝大多数不符合科学的药物定义。但是,中医坚持认为,它们可以防病治病。这时,如果引起法律纠纷,可以认定中医是用了“药”。

张功耀向记者举例说,人参蒸猪心,用柳树皮煮出来的水熬粥,这里的人参、猪心、柳树皮、米,都可以被认定为法律上的“药”。但它们不是科学意义上的“药”。科学意义上的药,在入药之前需要科学依据。这种最基础的东西,在我国的中医药生产中,至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中药”这个概念,还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谈论,只能从法律的角度去谈论。

张功耀还表示,在国际社会,“中药”被翻译成“中国草”(Chinese herbs),完全避开了“药”的含义。究竟哪些“中国草”可以入药?可以入药的“中国草”究竟能治哪些病?它们入药是不是安全?如何保证这些“中国草”入药的品质?在我们中国,至今全都是一笔糊涂账。换句话说,对“中国草”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还不具备。这是我国“中药”(这个术语十分别扭)管理中最大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中医药发展到今天,外界的指责也并不是空穴来风,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不科学问题。中医药是传统的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比西医药早几千年,其科学内涵和特色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也没有得到科学地传承。

近几年,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也不断倾斜,截至2010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累计涉及中药发明专利达到23,348件,年增长率为23%。《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表明,要进一步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级标准等系统研究。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制药巨头取得成功的7大习惯

  低价药品目录为中药独家品种保驾护航

  北大医药资本棋局:北大医疗搭台市值增10倍

  民营医院资本走到十字路口 估值高泡沫现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为何“长不大”

  重磅药失去专利保护 生物仿制药将迎繁荣

  独具慧眼的收购造就了吉利德公司今日的成功

  社会资本进军公立医院 专家:应以病患需求为

  中国生物制药投入“打了水漂” 仿制多尖端产

  上市前夕突遇强敌 马云离他的“医疗梦”还有

浙江医改破冰一百天:摆脱以药补医药价下降

简析:肿瘤免疫疗法成为投资热点

正大天晴压低达沙替尼的药品价格不失为一种

持续扩容是趋势 外企“低头”深耕基药

低价竞争违规风行 网上药店仅两成正规运营

盘点:布局细胞治疗的上市公司

Gilead在抗感染药物领域之外还能再获成功吗

全球医药首富采购Illumina测序仪上临床意味

详解迄今最大规模埃博拉病毒暴发

分级诊疗可实现“看病不挤” 医疗资源下沉是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