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5日,安徽省医改办发布《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分片实施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及《关于公开征求意见的说明》(以下分别简称《征求意见稿》及《说明》),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6年6月18日,可发送意见和建议至yzc0551@163.com或传真至安徽省卫生计生委药政处(0551-62998544)。
根据《征求意见稿》及《说明》,安徽省将参考药采办法,在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限价挂网采购的基础上,动态调整高值医用耗材限价,并且将全省划分为3个片区实施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均需按片区参加联合体带量采购。
变局一:限价调整,在原来基础上还要再降价
安徽省自2015年初开始对10大类高值医用耗材全部实行限价挂网采购,全省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在网上集采后平均降价19%。同时,建立了高值耗材目录与限价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规范网上交易。
在安徽的高值耗材限价集采中,骨科植入和血管介入这两大类高值耗材,占到了总采购金额的72.9%。因此在限价调整时也首当其冲。
目前,骨科和血管介入这两类高值耗材的限价已经动态调整,调整后的限价比原限价分别又下降了13%和8.5%。
根据《说明》,安徽将“进一步压缩耗材虚高价格空间”,“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限价挂网采购基础上,也将动态调整限价”。换句话说,除了骨科类和血管介入类,其他8类高值耗材的限价也将动态调整,而且自然是在原限价基础上再降价,而得涨价。
变局二:精确带量采购
如果说限价调整还是对既有措施的继续推进,那么带量采购则算是真的全新变局了。
根据《征求意见稿》及《说明》,安徽将参考药采办法,实施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具体做法是,将全省划分为皖北、皖中、皖南3个片区,分别由片区内医疗服务能力最强的综合医院牵头组建高值耗材采购联合体,然后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按片区参加联合体带量采购。
具体片区划分为:
(1)皖北片:蚌埠、淮北、宿州、亳州和阜阳市;
(2)皖中片:合肥、淮南、六安和滁州市;
(3)皖南片:芜湖、安庆、马鞍山、铜陵、池州、宣城和黄山市。
10大类高值耗材中,将先行启动骨科和血管介入类耗材的带量采购工作,再逐步扩至其他耗材。
对于带量采购程序和方式:先由省采购平台发布采购量大的高值耗材目录和2015年度采购金额,实行精准带量采购;再由3大采购联合体从中遴选采购目录,并根据近年使用情况,确定采购计划。同时,鼓励联合体采取竞价、限价或价格谈判等方式,以量换价、量价挂钩,确定实际成交产品及价格。也鼓励联合体探索创新其他带量采购方式。
简单说,安徽省的带量采购就是,先省级集中招标限了一个价,再由各联合体带量采购、议价或限价确定成交价格。价格嘛,降了一次,还要再降一次。
高值耗材将采用的这个方法是学习自药品采购的。可以看一下药品带量采购之后的成效,在省级目录中标价基础上又平均降价15%左右。
而且,安徽的药品带量采购采用的是“16+1”模式。在省级集采基础上,各市自行带量采购,而高值耗材全省只分了3个片区,每个片区的采购量自然超过每个市,“量价挂钩”,量多了,这议价能力岂不也更强了?高值耗材的最终带量采购结果,只怕降价幅度会远超药品。
此外,在采购目录的制定上,安徽也可谓是个中高手,别有蹊跷。比如,2014年1118基本用药采购目录的设定,就屏蔽了一些厂家进入该省市场,在当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未来,高值耗材采购目录的制定会否青出于蓝呢?
未来可能变局:医保支付参考价调整,全国最低
在限价调整和带量采购之外,未来还很可能会施加到高值耗材身上的很可能是:医保支付参考价的大降价。这也将是吸取药采上的经验之举。
在6月15日 发布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实施意见稿同时,安徽还发布了《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保支付参考价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该方案,安徽省药改的第一步是省级集中招标、医疗机构联合体带量采购,而下一步就是动态调整医保支付参考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