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国际原料药市道走出波浪型曲线

据总部设在意大利米兰市的国际原料药行业协会(CPA)不久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披露:在过去10年里,国际原料药市场呈现“上升-下滑-再上升”的波浪型曲线。

据该报告指出,20042008年间,国际原料药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2%,而在2008年以后,欧美国家先后进入经济衰退期,故20082012年,受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拖累,国际原料药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只有5.6%。随着欧洲逐渐走出衰退阴影和美国经济的缓慢复苏,过去3年,国际原料药市场重新恢复了7%以上的年增长率,2014年,国际原料药市场总销售额高达1340亿美元,比2012年增加了200多亿美元。

中印低成本取胜

按照国际市场通行的“市场积极参与度”标准,中国、印度、美国与欧洲被誉为国际原料药市场的四大积极参与国(地区)。日本虽为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但日本制药企业由于其所产原料药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很少像中印欧美那样大量出口,故未被入选“积极参与者”之列。

为何中国与印度能在短短30年间迅速成长为全球主要化学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原因与这2个国家的人力成本较低有关。CPA报告指出:在国际原料药市场的四大主力出口国中,美国制药行业的职工平均年薪酬为6万美元左右,欧洲更高达7万美元以上,而中国制药企业职工的平均年薪一般为50008000美元,印度制药企业职工年薪更低,仅30004000美元,故如若生产同样的原料药产品,中印两国拥有欧美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人力成本低优势。这也是推动中印两国成为世界原料药生产大国的主要因素。

早在6年前,中国商务部已对外宣布,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目前已能生产1360多只原料药,其中有6070只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优势(定价话语权),但CPA的报告中也指出:在出口原料药的利润率方面,美国与印度均高于中国。

过去3年里,美国的原料药行业的总利润率一般在15%左右,印度为17%,而中国出口原料药的总利润率仅为10%左右,这表明中国虽为全球最大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但仍只能以量取胜而非以利润高取胜。受制于国内人力成本过高,欧美发达国家已渐渐放弃了大吨位、低利润的化学原料药(含发酵类药品如抗生素、维生素和有机酸等大宗产品)生产而改从中印两国进口。

同时,欧美国家在过去几年里逐渐转向“小剂量、高效价”原料药产品的研发生产,而将大剂量、低效益的品种推给其它国家生产,例如全球最畅销100种药品名单中,基本没有中国或印度企业研发生产的品种,都是欧美大药厂的产品。由此可见,在国际医药市场上高端产品均由欧美发达国家占有,而中印两国制药企业只能占据中低端原料药市场,而且从过去3年国际原料药市场发展趋势看,今后几年仍将继续是大分子药物(蛋白质类药物)的天下,20世纪80年代由小分子量化学药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一去不复返。

大分子药引领市场

据德国制药工业联合会2014年发表的《全球原料药白皮书》披露,过去3年里,以单克隆抗体、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胰岛素为代表的生物药品在国际原料药市场上的综合增长率高达9.4%,今后5年其增长率肯定会突破10%。故生物药品将成为国际原料药市场上的主要产品。

其次,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快速增长,抗肿瘤药物已从一二十年前的小品类迅速成长为国际原料药市场的主要品种。如据该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抗肿瘤药总销售额仅400多亿美元,到2012年已达600多亿美元,2014年更突破800亿美元,增长势头令人惊讶。至于抗肿瘤原料药的销售情况,白皮书中指出,目前全球抗肿瘤原料药的总销售额在100亿~120亿美元之间。其市场年增长率为8.9%

在已上市的100多种抗肿瘤药里,单克隆抗体的销售增长最为显著。20132014年,以“赫赛汀”为代表的单克隆抗体类抗肿瘤药物全部进入世界50只畅销生物药品名单中。过去几年,国际单克隆抗体市场高速增长已得到了见证。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药分开的三个核心问题

  质检总局发文 促民营医械检测机构爆发

  用3D打印,给你做个超级英雄的假肢

  生物制药牛市是泡沫还是刚需?东风略微压倒

  GEN:亚洲八大生物医药产业群 中国位居榜首

  美国医药市场2020年将达5500亿美元

  Neupogen之争虽画句号 仿制药市场前景仍存未

  2023年全球1型糖尿病市场将达136亿美元

  2020年全球宫颈癌筛查市场将达到220亿美元

  百“糖”大战何时休?

BAT的互联网医疗向何处去?

不只是丙肝!细数未来3年推动药品支出大幅上

是什么稀释了医改获得感?

“上市公司+PE”式产业基金全景报告:药企弱

2024年全球智能药丸(Smart Pills)市场将达

盘点:那些闯入医药行业的“科技者”

2015年生物医药行业趋势

炎症和血管疾病:激动人心的时刻

深度:可穿戴设备及其数据利用的再思考

中国丙肝市场规模诱人 制药企业遭遇环保生死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