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疗法也好,CRISPR技术也好,和基因编辑相关的产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这也给FDA的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毫无疑问,为了让这些产品顺利上市,更精准的监管政策是必须的。近日,美国FDA局长Robert Califf博士和FDA政策办公室的高级政策顾问Ritu Nalubola博士在官方博客上发表长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以下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近期科学的进步让我们可以准确有效地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编辑,让它们产生人类所需的性状。这些基因编辑技术非常容易上手,可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环境等领域,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具有潜在而深远的有利影响。
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会将这项技术应用于:
改变特定类型细胞的基因,治疗艾滋病、癌症或罕见病;
控制或改变携带感染性疾病的生物体(比如携带会引起登革热、寨卡或疟疾的病毒或寄生虫的载体的蚊子;携带会引起莱姆病细菌的小鼠);
改善食用动物的健康(比如无角牛、抗非洲猪瘟或抗生殖器/呼吸道病毒的猪);
改变可食用植物和真菌的特定性状(比如不会褐变的蘑菇)。
我们对这些有前景的技术抱有很大的热情,随之而来的问题是FDA是否准备好对新产品的安全性进行监管。FDA一直致力于为新兴技术的应用提供适当和均衡的监管,不过考虑到基因编辑技术潜在的应用广度,以及改变基因组的基本性质,我们仍然需要多个群体的参与,来制订最有效的监管政策,以应对任何可能的风险。
基于风险判断,针对不同产品制订特定的监管
基因编辑的应用与三个主要的FDA监管产品类别有关,每个类别的特定监管方法各有差异。FDA正在根据适用于各个类型产品的具体立法标准,维持以产品为中心、以科学为基础的监管政策,同时遵循美国政府总体的政策原则。
应用基因编辑以发挥其治疗效果的人类医疗产品(包括基因治疗产品)需在我们现有的生物制品框架下进行调控。“基因编辑”在这里指不可遗传的体细胞基因治疗,不包括可遗传的情况(种系基因治疗)。2016财年的拨款法案限制将联邦基金用于“人类胚胎被有意制造或改变为包含遗传性基因修饰的研究。”FDA生物制剂评估和研究中心(CBER)有完善的方案和政策用于评估基因治疗产品。
虽然不同类型的基因编辑都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仅有一种由锌指核酸酶(ZEN)介导的基因编辑已广泛应用于美国临床试验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人类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提案会由NIH的重组DNA咨询委员会(RAC)就科学、临床和伦理问题进行讨论并审查。最近,本领域的专家们对CRISPR/Cas9的潜在“脱靶”效应(在非预期的基因位点插入或删除片段)产生了担心,但RAC还是对首个使用CRISPR/Cas9介导基因编辑的临床方案表示一致通过。
同样的,FDA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Center for Food Safety and applied Nutrition)和兽药中心(Center for Veterinary Medicine)也有相应的方案用于应对基因编辑产生的可食用的植物和动物产品。在这两个产品领域,我们正在发布文件以阐明我们目前的想法,同时寻求科学的信息。关于基因编辑产生的植物性食品,FDA有一个关于新植物品种衍生食品的长期方案,包括通过重组DNA(rDNA)技术开发的食品。
我们要求的信息是,由基因编辑产生的用于人类和动物食用的植物与传统生产的植物相比是否有额外的风险。FDA几十年来对新植物品种进行监管的经验,加上科学的证据和已有的数据,将有助于我们对未来风险的考虑。
当使用基因编辑生产动物时,FDA已经明确,除非另有规定,动物基因组内被有意改变的部分隶属于药品(drug),这是由于它有意改变了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因此要受到我们对新动物药物规定的管制。我们已经更新了现有对基因工程动物的指南,以便在其范围内包括基因编辑。这项指南已经以草稿形式发布向公众征询意见。我们也在寻求关于这类对动物进行的基因编辑是否会带来低或无重大风险的意见,我们会根据这些意见修改我们的监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