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内窥镜临床应用升温 本土品牌难敌进口优势

随着我国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微创治疗技术已成为代表医学发展的新方向,而内窥镜微创治疗则是临床医学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光机电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工程学等高科技学科的有机结合体,使用内窥镜的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备受医患双方的青睐。目前已经成为消化、呼吸、泌尿、耳鼻喉科等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

电子内窥镜应用广泛

内窥镜的历史经历了从硬性光学内窥镜到光导纤维内窥镜、再到电子内窥镜的过程。随着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1983年美国人首先发明了电子内窥镜并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内窥镜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由于电子内镜的问世,给百余年来内镜的诊断和治疗开创了历史新篇章。

调查显示,当前在中国市场上,主要有日本的奥林巴斯、富士和宾得这几家公司的电子内窥镜产品;已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有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结肠镜、腹腔镜、支气管镜、斜视胃镜和双孔道胃镜等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电子内窥镜。

电子内窥镜不是通过光学镜头或光导纤维传导图像,而是通过装在内窥镜先端被称为“微型摄像机”的光电耦合元件CCD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再经过图像处理器“重建”高清晰度、色彩逼真的图像。图像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内窥镜的使用效果,也标志着内窥镜技术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发展进程。电子内窥镜的出现,使图像质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一种无痛苦、可吞服的药丸式电子内窥镜已经问世并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胃镜和结肠镜无法到达的、长度达数十米的小肠疾病的诊断。这种药丸实际上就是一种微型摄像机和图像信号发射机,固定于患者腰带上的接收器,可接收、处理和保存药丸发来的彩色图像信号;将接收器连于医生的计算机,就可以观察患者小肠内的所有情况。

如今,电子内窥镜的广泛应用使早癌的诊断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特别是日本富士公司推出的内窥镜下小探头超声系统,可将不同频率、不同规格的小超声探头通过内窥镜的孔道送到体内,探查不同组织层面的肿瘤状况,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阳性率。

在不远的将来,内窥镜技术将会成为临床医学微创技术的主流,如:胶囊式内窥镜将向着功能多样化、智能化、特点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内窥镜也将与新技术结合。日、美、欧企业拥有众多的核心专利技术,随着医用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会继续利用目前的专利优势不断巩固自己的技术垄断地位。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内窥镜下治疗也蓬勃兴起,如:食管狭窄扩张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窥镜下治疗、消化道癌内窥镜下治疗等。作为一种重要的微创外科手术,内窥镜手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子腹腔镜的问世,是电子内窥镜手术的开端。电子内窥镜手术除具有普通内窥镜手术创伤小、可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恢复快、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等特点外,还具有画面清晰、便于图像保存与传输,远程会诊及教学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胸腔镜、电子宫腔镜、电子关节镜、电子喉镜、电子胆管镜、电子脑室镜等也将不断问世,为电子内窥镜手术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随着内窥镜医学的发展、新的电子内窥镜产品的不断研究和开发,人体的奥秘不断被揭开,各种疑难病症也会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据悉,目前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研制一种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用它来完成内窥镜的操作,甚至手术器具的操作。借助于机器人动作精确、工作可靠的优点,可使内窥镜手术更具安全性、准确性和便利性,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外资品牌仍独霸市场

我国的内窥镜技术发展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2010年,我国内窥镜行业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5%;行业利润总额近14亿元,同比增长约6%。虽然我国的内镜诊疗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设备市场上,国内的内窥镜市场约七成一直为国外品牌所垄断;从应用来看,国外高端品牌主要应用于胃镜、输卵管、尿道、小肠镜、支气管等专业医疗中,而在耳鼻喉等治疗中,国内医院、门诊等主要使用性价比更高的同三维、医光、成运等国内品牌。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虫草被谁炒成了“贵金属”?

  中医药融入医改 发展获“大补”

  鼓励国产化 医疗器械潜藏2000亿蛋糕

  肝病生物治疗技术广受关注

  抗生素需求萎缩 企业出招“过冬”

  滋补类药材领涨 中药材综合200指数止跌

  家护器械技术进步难改服务发展滞后

  陈竺:用好中医药资源 避免边缘化

  高端滋补类中药材销售增温

  未来5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面临三大制约因

医疗器械外贸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归真堂牵出动物药材难题 中药协力挺活熊取胆

医械企业资本市场国内受宠海外遇冷

抗生素缓释制剂前景看好

FDA方针:美国加快生物仿制药入市

药监局回应人工熊胆难产:疗效得不到肯定

未来10年抗乳腺癌药市场将保持相对稳定

FDA宣布:“山寨”安维汀惊现加州

归真堂危机 产业与道德的一场博弈

中医称熊胆制品系名贵中药 治普通病属极大浪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