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基因测序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个性化突变靶点

近日,发表在《Arthritis & Rheumat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一名年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DNA基因测序,发现了导致该疾病的一个特殊突变基因——TREX1TREX1突变体会诱导患者的细胞产生α干扰素,α干扰素已是临床试验中成人患者治疗的药物靶标。

在基因检测的研究中,约翰科廷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检测的是一名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在4岁时又得了中风的小女孩。参与该研究的Jeff Chaitow表示,现在小女孩已经10岁了,每天依然需要服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药物。新的靶向治疗将对控制她的病情具有很大的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青年女性,患者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数百万人。虽然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斑狼疮患者病死率已有下降,但它仍是最主要的致残、致死性自体免疫性疾病。该疾病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大量研究显示遗传、感染、内分泌、免疫异常和一些环境因素都与发病有关。这项基因测序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主要是由于一个或几个基因缺陷造成的。弄清每个患者各自与该疾病相关的缺陷基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此前,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导致小鼠狼疮的基因突变——POLB。研究人员构建了突变POLB小鼠模型,小鼠表现出DNA合成慢和DNA表达量低的症状,随后出现了类似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特征,包括皮炎和肾病。这一发现暗示不正常的DNA修复是狼疮的致病原因之一。

除了在基因测序研究方向上有了新的进展,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张烜教授等人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与一种叫做PTEN的蛋白存在关联,相关研究发表在723日的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新诊断且未用药的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B细胞,发现其中的PTEN蛋白水平下降,导致患者B细胞的高反应性,进一步研究显示,PTEN蛋白表达可能受到几个miRNA控制,包括miR-21miR-22miR-7,其中miR-7尤其与PTEN蛋白表达缺陷相关。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甘肃省:2014年关于投标资质审核及投标资料

  山东省:2014年关于确认第一次药品备案采购

  从大众到机构 中国移动医疗投资开始转向

  埃博拉疫情死亡人数升至1350人 利比里亚最多

  尼日利亚一埃博拉病人完全康复

  世卫组织:西非之外未出现埃博拉确诊病例

  直击抗击埃博拉一线

  六大看点夺人眼球--2014国际养老产业(上海

  1号店获网上医药平台试点 A股药企触网提速

  世界首例3D打印椎体植入术在京完成

沃尔玛低价杀入美国医疗行业

美国NIH设立基金 促进单细胞基因测序发展

福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在年底前将形成“点

国家卫计委:埃博拉疑似病例需2小时内转运

可穿戴技术为攻克帕金森症难题带来新曙光

FDA批准首个ZnT8Ab检测试剂

最新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审查结果公示

北京:将继续推进医药分开和处方电子化

美国竞开店内诊所 连锁药店走红

明年底前 深圳二级以上医院医责险全覆盖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